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原创评论:呵护蜀道奇观,让翠柏常青

发布时间:2023-08-03 09:45:19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剑阁县考察了翠云廊,他沿古蜀道查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嘱咐当地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看到这则消息,作为一名从剑阁走出来的环保人,我内心是激动的,因为翠云廊所在的汉阳镇是我刚参加工作的乡镇,其核心区距镇政府仅几公里。时间过去多年,我依然怀念工作的第一站。记得到单位报到当天,就被场镇周边的参天古柏所震撼,它们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依然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县政府给每一株古柏都编了号,张贴了保护名牌,详细记载了古柏的树龄、树高、树径等信息。镇林业站专门负责管护,村社都有护林员定期巡查,场镇道旁一颗古柏因雷劈受伤,县林业局立马派员救护。翠云廊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众多游人来访,使汉阳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为了开发好这个生态资源,当时镇党委书记带队,沿着318国道考察了新都桥、雅江等自驾游营地,学经验做法,回来后给县里打申请,积极推进翠云廊自驾游营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开发,当初的蓝图已成为现实,翠云廊自驾游营地在2016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增加了旅游资源,给地方增加了收入和就业岗位。如今回过头看,这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一个缩影。

翠云廊被誉为蜀道奇观,是世界上现存树龄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树群。这是古人留给今人宝贵的生态财富和精神财富,追寻前人的脚步,我们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翠云廊,让翠柏常青。

让翠柏常青,当巩固生态保护制度,保护好翠云廊。翠云廊古柏得以保护,最大的原因是受益于好的保护制度。据林业专家鉴定,除少数古柏超过千年外,多数古柏树龄在五百年左右,据此倒推,古柏大规模栽植时间约在明朝正德年间。根据《剑州志》记载,正是这期间,剑州知州李壁组织百姓植柏数十万株,并颁布了保护柏树的“官民相禁剪伐”禁令。由此可知,明政德年间的保护制度对翠云廊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清代对古柏挂牌编号;民国时期对古柏登记造册,以备县长交接。这些制度很好地保护了翠云廊。如今,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继承发扬了历代“官员离任交接”制度,现如今,县长、镇长离任均要与新任签订《剑阁县古道古柏离任交接单》并接受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当地创新实施的“林长+树长”制度,定人定树定责,压实了县、乡、村、网格员“四级”树长责任,推动保护制度落地落实。我们相信,贯彻实施好这些生态保护制度,必将对翠云廊的保护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让翠柏常青,当注重人文价值挖掘,开发好翠云廊。翠云廊是自然奇观,亦是人文胜景。一方面,翠云廊展示了为子孙造福,对后代负责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奉献精神的绝佳体现。如今,慢步古蜀道,脚踩千年青石板,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任凭廊外骄阳似火,在古柏的荫蔽下,廊内的人们也能轻松感受阵阵清凉,体会曲径通幽的美好。环顾周遭,很容易让人遥想过去,畅想未来,欣赏千年古柏就仿佛在感受生命的轮回,正是一代又一代剑门百姓的共同努力和执着守护,才使得行道柏从一株株小树苗成长为如今的参天大树。今人重看翠云廊,应感谢古人留下的宝贵生态财富。另一方面,翠云廊展示的翠柏精神亦值得深度挖掘。《论语》有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碉也”,《荀子》亦有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走进翠云廊,几乎没有一株完璧无瑕的古柏,他们经历了雷劈、火烧、砍伐……却不停生长,历经数千年,依然巍然挺立,向人们展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让翠柏常青,当注重生态价值转化,利用好翠云廊。目前翠云廊主要依托核心区售卖景区门票实现收益,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较单一。有学者建议以“三百长程千万树”的翠云廊为基础,串联起沿途的古城镇、古村落、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嘉陵江、白龙江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设川北国家森林步道,争取把翠云廊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生态名片。如此,可在当前单纯的景区游览上,开发徒步观光、摄影写生、文化研学等旅游模式,拓展翠云廊的生态价值。还可创新生态产品开发,在古蜀道沿途重建驿道、驿铺等设施,重现当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驿道风光。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还可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发挥好当地森林资源优势,开展好林木碳汇计量监测及碳汇能力调查,厘清本地的碳汇价值,积极参与林业碳汇交易,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清代剑州知州乔钵在其《翠云廊》诗中写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露。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千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滑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如今的剑门早已天堑变通途,翠云廊也早已不再发挥“植树表路”的交通价值,但其展示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文明理念却在新时期发挥出了更大的价值。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