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环科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姜霞:科学推进一湖两海生态治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3-12-12 08:28:22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而一湖两海作为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不同类型环境演变指示器,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战略支撑点,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修复生态、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什么一湖两海的作用如此之大?呼伦湖作为北方草原湖泊的典型代表,与蜿蜒于我国北方地区半干旱草原的克鲁伦河、乌尔逊河、新开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等,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草原生态系统——呼伦贝尔大草原。千百年来,丰饶的呼伦贝尔草原直接得益于呼伦湖及其周边河流的哺育,二者共生共存、生生不息。乌梁素海作为“塞外粮仓”河道灌区的典型湖泊,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被称作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岱海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湖泊,是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区域“水资源调节器”和“生态系统稳定器”,对于维持区域大气湿度,维持区域地下水位稳定,遏制周边草原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前,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一湖两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一是湖面面积萎缩严重。2012年,历史上最大水面面积曾达2339平方公里的呼伦湖,湖面面积缩减至1759平方公里,近几年由于实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海拉尔河调水补水等措施,呼伦湖水面面积开始回升。岱海也经历了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的过程。

二是水环境质量波动明显。内蒙古自治区的湖泊多为干旱半干旱的内流型湖泊,水环境质量除了受人为活动影响外,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其治理更具挑战性。呼伦湖和岱海的水环境质量与湖泊水位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乌梁素海因主要补给水源为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和流域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加之气候暖干化导致的湖体水量减少,2005—2014年间,湖区水质曾持续处于劣Ⅴ类。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与循环回用,以及黄河水调水补给,2019年以来,乌梁素海的水面面积得以维持,湖心的断面水质改善至Ⅳ类。

三是水生态系统退化压力大。内蒙古自治区湖泊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较为明显,其与水环境质量演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湖泊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加之气候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加,水生态系统退化压力更大。20世纪80年代初,呼伦湖夏季就已经出现规模化的水华暴发现象,1986年扩大到全湖。近几年受夏季8—9月气温升高且高温天气持续时间增加的影响,呼伦湖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现象。而乌梁素海则在2008年和2009年夏季暴发了由绿藻门丝状藻大量繁殖生长所致的大规模“黄苔”。

近年来,有关地方和部门持续推进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抓住一湖两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务,从“治湖泊”转向“治流域”。通过重点治理项目的有效落实和各类治理措施的统筹、系统和综合实施,截至2022年底,呼伦湖湖面面积恢复至2200多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由333种增加至345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和Ⅱ级保护动物鹰鸮、凤头蜂鹰;呼伦湖水系鱼类种数由32种增加至39种,哺乳动物种类已由35种增加至38种。乌梁素海通过生态补水、水文监测、源头治理等方式,水面面积达到293平方公里,迁徙经过乌梁素海和在此繁殖的鸟类多达260多种,数量突破600万只。目前,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已全线通水,流域地下水水位较2017年回升了31厘米。

然而,一湖两海的生态环境仍然非常脆弱,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湖泊水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系统谋划、多措并举,科学推进一湖两海的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

一是合理规划、科学治理。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按照湖泊及其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流域上下游,准确判别一湖两海水生态环境质量背景情况,合理规划、对症下药,精准、科学、依法开展一湖两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

二是系统统筹、标本兼治。坚持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三水”共治,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放在首位。在做好区域节水和生态补水的同时,将流域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湖滨缓冲区修复、湿地保护、草地盐碱化治理、草原沙地治理等任务有机结合,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坚持以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引领生态保护修复,创新组织、实施、管护、考核、激励、责任追究等系列管理机制,形成责权明确、协同推进、务实有效的监管格局,充分发挥生态环保、林业、水利、农业等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构建一湖两海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网络。

作者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