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首批越冬候鸟北迁过境北京

发布时间:2022-03-04 12:00:27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从2月15日起,留在官厅水库过冬的灰鹤起降频繁,略显“躁动”,这些类似某种欢迎仪式的交互肢体语言,让经验老到的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明白,迁徙北上的候鸟要来了。

去年冬天,受风雪和寒流天气影响,怕冷畏寒的候鸟落脚北京,来去匆匆,作为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之一的北京没有迎来候鸟过境的高峰期。如今,大部分从长江以南开始往北迁徙的候鸟陆续抵达北京,离开越冬地,回归繁殖地。

首批越冬候鸟北迁过境北京

根据近日延庆地区等相关站点的迁徙候鸟观测情况,李理预测,今年3月中旬或将迎来此批回家候鸟的高峰期。

紧急迫降的候鸟在冰面上“坐屁蹲”

2月18日中午,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在八达岭长城上空,相继监测到两群以灰鹤为主迁徙归来的候鸟,往他们熟悉的官厅水库栖息地降落。灰鹤类候鸟较为健壮,飞行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要比其他雁鸭类候鸟提前到达北京。

“刚回的候鸟要朝下落地,已经在地上的候鸟听见了动静又要往上蹿,这一上一下,就乱了,缠在一起了。”李理告诉记者,遇见同伴的候鸟,开始鸣叫,极其兴奋。随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候鸟群慢慢在熟悉的领域场地进行觅食休憩。

依旧是受天气影响,这些稀稀拉拉刚降落在官厅水库的候鸟,脚下踩着的是尚未融化的冰面。开阔的冰面为候鸟降落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有趣的是,经验不足的幼鸟,一落地就成了“坐屁蹲”。

2月18日至21日连续几天,延庆部分山区达到8至9级大风。由于风级较大,导致它们在冰面上降落都像“紧急迫降”。

目前区域内监测的候鸟5000-7000只

李理介绍,近日来,除了相继来京的较为活跃的灰鹤和大天鹅外,还在官厅水库监测到了豆雁、鸿雁、斑嘴鸭、赤麻鸭、针尾鸭、琵嘴鸭等雁鸭类候鸟。预计天气暖和后,一大批候鸟将会陆续进京。

首批越冬候鸟北迁过境北京

“目前,我们在区域内监测到的候鸟数量在5000只到7000只之间,这个数值是指留在当地越冬的和迁徙回来的候鸟。其中区域内灰鹤的数量在3000只左右。在高峰期会核算得更为完整。”李理也提到,在监测时也不排除出现一些遗忘和重复的计算误差。

根据李理提供的候鸟迁徙项目巡护监测记录表,记者发现,已监测到此次迁徙回京的大天鹅、小天鹅共44只,鸿雁33只,豆雁112只,绿翅鸭331只等。

2月23日上午,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们在监测时发现,一部分迁徙回来的大天鹅和灰鹤降落在离官厅水库不远的农田里。

首批越冬候鸟北迁过境北京

加强栖息地保护 拓展来京候鸟生存空间

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个东部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这条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的候鸟种类多,数量也大。

北京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自然也就成为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之路。不同的候鸟种群会选择不同的栖息地,而湿地是候鸟过境北京的重要栖息地。

李理说,“不光是我们官厅水库片区,像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怀九河这些地方也陆陆续续出现了迁徙归来的候鸟,所以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文明观鸟。”

在巡护监测过程中,李理和队友们除了要仔细观测候鸟群外,还得特别留意候鸟栖息地的周围环境。在水库的滩涂处,他们要排查可能会出现的捕鸟夹子和套子,以及摩托车和三轮车的车辙痕迹。若发现了被铁丝拴住或套住的鸟,他们将采取措施,保证受伤鸟类的安全。

在保护候鸟这一方面,张正旺也曾表示,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让来京的候鸟有更多的选择,扩展它们的生存空间。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