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2022年人口版图:广东“最敢生” 浙江“吸力强”

发布时间:2023-04-14 08:56: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李金磊)各省份2022年人口数据陆续披露。

尽管广东常住人口出现下降,但其仍然是第一人口大省,而且出生人口最多,被称为“最敢生”的省份。从常住人口增量来看,浙江依然最多,其对人才的“磁吸力”与日俱增。超过一半的省份人口还是正增长。

2022年人口版图:广东“最敢生” 浙江“吸力强”

资料图:家长带着孩子在海边嬉浪。 游建行 摄

第一人口大省广东“最敢生”

根据202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5.20万人。

数据显示,广东不仅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出生人口也是全国第一,属于毫无争议的人口双料冠军。

广东连续三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五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第二人口大省山东,2022年出生人口为68.22万人。第三人口大省河南,2022年出生人口为73.3万人,均未达到百万人大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照此计算,广东以一己之力贡献了全国11%的出生人口,因此,广东也被外界称之为“最敢生”的省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对中新财经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大量的年轻流动人口流向广东,从年龄结构来看,广东是相对比较年轻的省份,流入广东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所以,生育小孩数量比较多。

人口增量第一的浙江“吸力强”

从常住人口增量来看,浙江继续位居第一。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577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6540万人相比,增加37万人。

2021年浙江的净增人口也是最多。数据显示,浙江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增加72万人。

由于自然增长人口有限,浙江人口的增长主要还是由于机械增长,也就是人口的流入。2022年全省出生人口为41.2万人,死亡人口为40.9万人,自然增加人口仅为0.3万人。

作为第四经济大省的浙江,这些年一直在不遗余力吸引人才,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

冯文猛分析,长期以来,浙江民营经济非常有活力,近些年的平台经济也发展迅猛,经济发展一直充满活力,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而且,浙江近些年包括户籍在内的制度改革力度也很大,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地区发展比较均衡,成为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愈发增强。

2022年人口版图:广东“最敢生” 浙江“吸力强”

部分省份2022年人口正增长。制图 李金磊

过半省份常住人口仍正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国仍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常住人口正增长。

从地理位置来看,其中很多省份处于中西部地区。比如,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青海、重庆、云南、四川等。

冯文猛认为,一方面,从生育水平来看,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整体要高一些。另一方面,从人口流动来看,近些年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吸引力在进一步增强,随着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以及本地就业机会增加,外出打工就业的人员回流,对人口的机械增长形成了正向贡献。另外,中西部一些省份经济增长较快,对人口的凝聚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以江西为例,江西2022年GDP突破3万亿元,增长为4.7%,增速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一。数据显示,2022年江西常住人口增加10.58万人。

江西统计局解释,全省人口总量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净流出规模减少,据测算,2022年全省净流出约506万人,比2021年减少约9万人。一是跨省外出务工人员回流。2022年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加大,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疫情影响,更多人选择返乡创业或就近务工;二是人才吸引力度加大。全省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多地相继推出人才发展新政策,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