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耕云播雨靠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27 10:23:51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风调雨顺,是人类最美好的祈愿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神话故事中想象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奇力量。如今,人工影响天气已然成为现实。

让甘霖润泽大地,将飞雹化为细雨。去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累计增加降水约398亿吨,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提高到65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为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好帮手。

顺应自然规律,借助科技手段,我们拥有了耕云播雨的本领。目前,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观天识云从肉眼到“天眼”,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探空仪等形成立体化全天候监测;作业指挥越来越智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不断赋能;装备“鸟枪换炮”,高炮、火箭、飞机、无人机等一应俱全。

“耕云”计划已经收官,“播雨”计划近日启动。“耕云”“播雨”的实施离不开气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科技引擎的有力拉动。帮农业生产撑起保护伞,为抢险救灾提供应急保障,在重点保护区补充生态用水涵养植被……科技是一把金钥匙,将帮我们解开更多的云端秘密,收获更丰富的气象宝藏。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