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巍娥 金秋时 王瑶)近日,贵阳市花溪区、遵义市余庆县被生态环境部分别授予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至此,从2017年第一批到今年第六批,贵州省已有14个地区累计拥有16张这样的“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正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2016年,贵州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拉开了我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的序幕。目前,全省已有观山湖区、花溪区、汇川区、红花岗区、仁怀市、正安县、凤冈县、习水县、绥阳县、余庆县等10个县(区、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乌当区、观山湖区、赤水市、兴义市万峰林街道、江口县太平镇、花溪区等6地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16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背后,是贵州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标杆”的奋斗决心。
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需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余庆县境内61.9公里的余庆河属于乌江干流,来自余庆和石阡、凤冈的三县执法人员,每个月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余庆河出境国控断面均已达到Ш类及以上水质,无劣V类水体和黑臭水体。”余庆县畜牧渔业站副站长陆敬波说。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为守护一江碧水,我省长江流域各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仅乌江水系就有凤冈县、绥阳县、余庆县、正安县、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汇川区、红花岗区、江口县太平镇等10个区县获得12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
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需要自上而下形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花溪区自2002年确立“生态立区”理念以来,经历转型阵痛,走过“索取消耗自然资产——恢复补充自然资产——保值增值自然资产”的探索历程。今天的花溪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花溪公园、天河潭公园等,俨然成为爽爽贵阳的“后花园”。花溪区也因此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张“金名片”。
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开拓创新。江口县太平镇推出“圈层递推·融绿化金”模式;观山湖区实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一张表”,生态价值动态损益“一本账”、生态环境实时监管“一张网”,为全国都市区“两山”实践探索提供样本……
“一张张名片是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生动注脚。”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设定的生态示范创建标准很全面,包括生态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等10余项,每一项都不能一蹴而就,考验着一个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持久功力。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有19个地区分别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下一步,我省将分类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省级生态文明创建体系,围绕赤水河、乌江流域中上游沿线及“三州”民族地区打造一批生态示范引领样板,力争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创建命名地累计覆盖全省二分之一县(市、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局面。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