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原创评论:努力培育和涵养志气骨气底气,擦亮生态环保人奋斗底色

发布时间:2022-12-22 22:22:54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读懂“三气”内涵,把握行动指南,擦亮生态环保人奋斗底色。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奋进新征程,给每一个生态环保人都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志气,以奋斗的姿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大步涉险滩、勇啃硬骨头,真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强筋壮骨、成长成才。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奋斗精神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同旧世界顽强抗争,为新世界找寻出路。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一名干部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干事就没有底气。只有高高筑牢堤坝,经常性地“对标”“扫描”“透视”,及时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淤泥”,才能挡住外面的凶猛洪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闯劲和韧劲,主动作为、自我加压,敢于碰硬、敢于战斗,在问题、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绕弯、不等待、不推诿、不退缩;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过硬的作风夺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同时,面对各种诱惑,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原则、坚守底线;要严以用权,绝不以权谋私;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既需要敢斗争、勇担当、顶得上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也离不开打得赢、善作为、能担事的智慧、能力、本领、功夫。要对标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强化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加强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教育培训,让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增才干、壮筋骨、长本事。迄今为止,生态环保领域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有13部,行政法规有30部;国家层面有效环境标准总数已达2011项。生态环境保护涉及面广,问题多,专业性强,对业务能力要求很高。需要我们内外兼修,补短板强内功,不断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主动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摔打、磨炼,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大战大考、大风大浪中磨意志、砺作风,努力锻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