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嘉兴12月18日电 (张雨滴)撒网、捕捞、收网、分拣、装筐……12月18日一早,在“鱼米之乡”杭嘉湖平原上,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梅家荡青鱼养殖基地,只见十几名穿着连体胶皮裤的捕鱼师傅拉开一张大网,在吆喝声中不停拉动手中的网绳。
青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首,背青腹白,个大肉厚,多生长于南方的“江湖”间,喜食螺蛳肉,故在民间又被叫做“螺蛳青”。每年冬季,作为“中国青鱼之乡”的王江泾镇就迎来了忙碌而喜悦的青鱼丰收季。
南方有那么多的“江湖”,为何王江泾镇能成为“青鱼之乡”,还助推青鱼“游”向全国各地?
作为运河水镇,王江泾镇水域资源丰富,有嘉兴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梅家荡,是古太湖遗存的一个印迹,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盛产青鱼爱吃的螺、蚬,因此,发展青鱼养殖业得天独厚。
冬至前后,王江泾镇的青鱼养殖基地都会上演壮观的“巨网捕鱼”。随着渔民的一声“起鱼了!”渔网收拢的瞬间,鲜活肥美的群鱼纷纷跃出水面,人们欢声笑语“庆渔年”。
“这一网可以捕获8万斤左右青鱼,今年共养殖了1000余亩的青鱼,将卖到江浙沪各大城市的水产批发市场。”嘉兴市诚兴水产养殖服务公司总经理俞来兴说。
俞来兴介绍,一条成熟的青鱼来之不易,从手指大小的鱼苗开始成长,需要养殖3年才可以捕捞。捕捞季将一直持续到春节,随着新年的临近,市场需求增加,青鱼的销售也将迎来高峰。
在老底子嘉兴人的记忆中,寓意“年年有余”的青鱼干一直都是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入冬后日照充足,是腌晒青鱼干的好时节,备受市民青睐的年货“青鱼干”正如火如荼地制作着。在捕捞的青鱼中,有25%会经过腌制、压制、晾晒等工序加工成青鱼干,销往全国各地。
“从鱼塘里捕捞上来后,首先要在净化水道里放养一天一夜,排出体内杂物,减少鱼腥味。鱼用盐进行涂抹后,需腌制4至5天,再对鱼进行清洗,最后将鱼晾晒一周左右才算制成。”俞来兴说。
俞来兴表示,青鱼晒干后,就开始流水线包装,将青鱼干进行整条或切块真空包装进行销售。
在销售渠道上,青鱼产品是线下、线上一起发力。除了传统的大型超市和门店销售外,近年来当地还采取网络销售、直播销售等模式,助力青鱼“游出去”。
“王江泾镇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销售青鱼干20万条左右。”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王江泾镇将进一步推动鱼产品深加工,延长渔业产业链,在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再拓宽销售渠道。
据了解,这份从鱼塘到餐桌的便捷,得益于王江泾镇青鱼产业的发展。当地现已有“梅家荡”“嘉荷池青”“天然荡”等多个品牌,形成了“原种保护——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产业化加工销售——休闲渔业”全产业链条。
青鱼从王江泾的鱼塘“游出去”,青鱼干被端上了更多家庭的餐桌,“梅家荡畔青鱼香”成为这片古太湖遗存的今生写照。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