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等:怎样促进我国氢动力船舶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8 22:04:26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水路交通载运工具绿色化是水运行业的技术前沿和未来趋势。从中长期来看,氢、氨等零碳燃料技术将是水路交通载运工具实现零排放的重要途径。氢动力船舶基于燃料电池的氢能应用模式,兼顾能源高效利用、零排放、船舶舒适度提升,可以适应未来绿色船舶市场需求,并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明晰应用场景

针对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演变趋势,借鉴先发国家的氢动力船舶运营经验,结合我国氢能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明晰适应国情的氢动力船舶应用场景。可按照先内河 / 湖泊、再近海、最后远洋的发展次序,制定产业规划,梯次推进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应用示范、基础设施建设。

(二)突破关键技术

发挥宏观战略的引导作用,兼顾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系统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差异化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氢动力船舶装备创新。着力突破氢动力船舶研发、示范、推广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如高效低碳的氢气制取技术、船舶大容量储氢技术、大功率燃料电池技术等;促进水路交通载运工具氢能应用水平尽快达到国际先进,为更大规模的氢动力船舶应用示范筑牢基础。

(三)完善配套设施

建议在国家层面开展交通领域能源需求演变态势论证,统筹“水陆空”交通的氢能综合应用格局,研究提出燃料供应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鼓励各地区结合自有能源与技术优势,发展低成本、少污染、高可靠的制氢项目并开展应用示范,以试验试用积累工程化经验,为后续的大规模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托。

(四)创新运营体系

针对氢动力船舶产业化应用存在的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客观实际,积极配套政策、资金等资源支持,鼓励各类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提前布局氢动力船舶市场,以示范运营支持新型运营模式探索;同步支持传统船舶下游环节积极开拓针对氢动力载运装备的检测、维修、培训等业务。以产业链协同模式探索建立我国氢动力船舶创新运营体系。

本文节选自研究团队中国工程院严新平院士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3期发表《我国氢动力船舶创新发展研究》一文。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