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建成:用青春谱写治污排水之歌

发布时间:2022-08-02 22:52:00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出生于1998年的徐建成,2016年从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成为再生水厂一名操作技术工。

如今的徐建成已经是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一名高级工,担任运营调度中心中控调度班的班长。2022年,他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近日,记者走进他的工作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行了采访,看看他有哪些不同寻常的本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建成:用青春谱写治污排水之歌

2021年9月,徐建成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队第一阶段兰州站集训,图中正在做溶解氧测定。

乐于传帮带,技能型班组“出圈”

“从污水收集到进厂,再到出水,所有环节需要我们监管监控,若遇到某个环节或某项数据指标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通知其他班组立即赶往现场排查原因,进行处理解决。”走进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中控调度室,徐建成正盯着面前的监控屏幕,仔细观察各项数据指标,“中控调度班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核心,一定要保障各环节平稳正常。”

徐建成告诉记者,除日常进行技能培训、实操训练外,其主要工作是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全流程进行有效监控调度。在岗位上,他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

在同事眼里,工作中的徐建成执着专注,勤学、善思、好问,使自身业务技能突飞猛进。

作为班长,他把自己在参赛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带动班组在岗位在最基础的岗位,做着最完备的保障。

平时工作中,徐建成注重对组员进行工艺技能、职业责任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技能训练为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搭建学习平台,毫无保留地进行传帮带,带领班组内部提技能、增本领,打造了一支善于学习、勇于攻关的技能型班组。

2021年,徐建成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中国第一届技能大赛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水处理技术赛项”一等奖;2020年,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三利杯”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污水处理工第一名;2018年,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选拔赛“水处理技术赛项”一等奖。

2021年,因表现突出,徐建成获评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年榜样”。2022年,他被聘为集团内训师,成为集团最年轻的世赛教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分公司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按照世赛各项目的标准要求与污水处理厂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把参加世赛的经历和学到的技术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

14进5,成功入围“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2021年4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名单。水处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队共由14名选手组成,其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选拔项目选手比赛成绩,徐建成成功入围。

“我在污水处理厂工作,有实操经验。比赛中,操作上能更快上手,可能这一优势给了我入围的机会。”徐建成谦虚地说。

据了解,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今年1月,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项目国家队第一阶段综合训练与考核选拔赛的赛场上,徐建成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选手同场竞技,以总成绩第四成功入选第二阶段的国家集训队。

而水处理技术项目比赛对选手的技能要求主要为具备力学、化学、生物、电气、自动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专长,是对水处理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考核。

“那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距离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开赛仅剩一个月时,部分试验所需设备还在运送途中。”徐建成告诉记者。

为了更熟悉比赛模组设备,他开启了“学霸”模式,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逼迫自己适应紧张高压的备赛节奏。

备赛阶段,徐建成也得到了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为他配备了涵盖水处理、化学、环境等多方面人才组成的教练团队。最终,他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第四名优胜奖。

“能取得第四名,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凭借此次比赛成绩,徐建成得以入围国家集训队,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从2021年9月到今年1月,徐建成奔波于郑州、西安、南京、广州、兰州等地集训,进行阶段比赛考核。

经过两轮的竞技比拼,最终,14个人的队伍只有5人胜出,徐建成就是其中一员,“我们5人共同竞争下一阶段的第一名,将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在备赛的大半年时间里,徐建成全身心投入备赛当中,实现了个人能力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在赛场上展现出首都水务人的水平和风采。

同对待世赛科目训练一样,徐建成把追求精益求精的劲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上,和技术员一起研究解决了精确曝气系统优化、汛期水泵抽升管控等问题,实现节能降耗,为碳减排工作默默奉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