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行动方案》,共同推进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工作,为全国提供应对气候变化“青海经验”。
青海被称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气候系统稳定、水资源供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收支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气候与生态环境正发生急剧变化,生态系统和冰冻圈不稳定性加大,极端气候事件与冰冻圈灾害事件频发,亚洲水塔脆弱性凸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关乎青海生态环境安全、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青海省气象部门在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决策支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青海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重大任务,主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工作,为全国提供应对气候变化青海经验和青海方案,对共谋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国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案》明确,到2023年,基本建成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业务、科技创新和标准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先行先试作用显现。到2025年,全面建成立足高原、面向全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工作新格局,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监测评估能力持续增强,组织机构保障更加有力,标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先行先试工作的主要任务为,加强应对极端天气,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展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预警评估技术,开展精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增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聚焦双碳目标,服务保障气候和生态安全。针对不同区域开展精细化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构建冰冻圈气候变化监测评估预估新业态,加强生态安全监测评估与预警,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强化气候和生态安全气象保障示范;助力能源革命,深化清洁能源保护利用。开展清洁能源精密监测评估,发展清洁能源精细预报服务,做强气候可行性论证与气候品质评价,厚植清洁能源保护利用优势;强化标准先行,加快标准制定、强化标准实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建设。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为全国气象部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方案》分能力提升、优化巩固、示范推广三个阶段进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局省合作,健全投入机制,增强科技支撑,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