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做好加减法,深圳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2-06-07 09:56:11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决策部署,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突出执法柔韧性,强化执法帮扶,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

在执法方式上“做加法”,提高执法靶向性,避免频繁扰企。

一是扩大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手段应用的覆盖范围,对各类污染源加大智慧化监管力度,共建设577家重点污染源水平衡监控,433家“小废水”企业视频监控,301家固(危)废企业关键环节视频监控,300家涉VOCs排放企业工况(用电)监控,以及1204家涉水、涉气污染源浓度自动监测,并建立了关于在线监测的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机制和“日预警、周研判、月通报”的执法监测快速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为精准执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推动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共发布两批正面清单企业,将200家模范守法、信用良好的企业纳入清单管理,加大帮扶指导、服务惠企等正向激励力度,并进行非现场检查493家次,现场帮扶指导71家次。

三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工作制度,加大差异化监管力度,对重点污染源提高抽查比例,对一般污染源减少检查频次,对受到环境行政处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为黄牌或红牌、多次受到举报的三类污染源在抽查频次上提高一倍,坚持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的执法原则,严控环境风险。

在管理手段上“做减法”,减少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

一是实施计划性执法,制定《2022年深圳市生态环境执法计划》,科学统筹日常执法、专项执法、应急响应执法和稽查执法等四项执法检查任务。同时,将专项执法检查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有机结合,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可以完成的工作事项,不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做到只进一次门,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事,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实施联合执法,与公安、水务、交通、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以及省、区、市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检查,减少多层级检查,避免多头执法。

三是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在机动车排放监管执法领域先行先试,与市公安交警局联合制定了《深圳市道路机动车排气污染非现场执法工作实施细则》,建立起“环保检测取证,公安交警处罚”的非现场执法工作机制,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执法效能。

四是大力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制定包容审慎执法指导意见,创新预告执法、差异执法、说理执法、合理执法等柔性执法方式,研究制定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三张清单”,鼓励、引导企业自觉守法。2022年1-4月,全市累计对46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深圳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市场主体期待,结合超大城市依法治理的现实需求,以包容审慎监管为抓手,既做加法也做减法,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