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黄山市歙县:一片叶子,富裕了一方百姓

发布时间:2022-05-12 10:56:23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万顷茶山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世代农人积攒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茶农端好茶业“金饭碗”的最大本钱。2012年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以后,歙县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茶产业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

据统计,2021年全县茶叶一产产值11.02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5500元,较上年增长8%以上,出口创汇1.3亿美元。今年春茶均价44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价增长10.7%,产值增长1.8%。

绿色防控提“品质”。高山出好茶,从2020年开始,歙县围绕“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六统一”绿色生态茶园。在黄山市内率先试点推广“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的茶园绿色防控模式,全面提升生态茶园品质。今年聚焦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创建目标,做到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有序插放的黄板,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俨然成为又一道靓丽的生态风景线。通过生态茶园建设,推动了茶产业品质化、高端化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活水促“振兴”。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通过政府部门牵头,茶叶协会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信贷座谈会,以及深入企业开展“四送一服”等方式,大力开展信用贷、贡菊贷、茶易贷等产品政策宣传。截至目前,今年已帮助近600家企业或农户发放银行贷款约3.6亿元。同时,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茶企授信贷款700万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鼓励企业加大收储量,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茶农茶叶不愁卖。

创新举措扩“销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促进茶叶有序流通,打破传统茶叶市场困境倒逼茶业转型升级。歙县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如黄山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歙县薇薇茶业有限公司、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新建黄山毛峰、歙县滴水香、红茶等智能化流水线设备,配套购置自动卸载、自动称量、自动包装等智能化机械化设备,不断提升企业产能和综合效益。同时,通过“双招双引”引进企业,积极收购茶农鲜叶,并鼓励持续做好电子商务销售服务,借助“互联网+”,推动茶产业发展。通过举办“歙县滴水香”开园节暨中国百名茶人直播歙茶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歙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数量不断攀升,不仅有效带动扶贫消费,而且持续促进茶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生态茶、有机茶、美丽茶园、直播带货等新产品新业态,有效提高了茶产品生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真正把“茶山”变成了“金山”,“茶叶”变“金叶”。

编辑:石春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