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的朋友,一定会惊叹于那五彩斑斓的彩带。你知道吗?从地理学视角来看,张掖七彩丹霞并非典型的丹霞地貌,而属彩色丘陵。
丹霞是地球演化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红层地貌,往往具有像广东丹霞山那样顶平、身陡、麓缓的形态特征,且整体色彩较为一致。与之不同的是,大自然把张掖七彩丹霞塑造成了它的颜料盘。这些彩丘的地层普遍较软、抗侵蚀能力弱,无法形成典型丹霞那种直立陡身的形态,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缓坡丘陵。
彩色丘陵同样也是发育于红层的地貌类型。红层之所以红,是因为其形成时的干热环境导致矿物中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像生锈了一般。而当外部环境逐渐湿润时,高价铁又会被重新还原,地层颜色也会随之变为或棕黄、或黄绿、或青灰。七彩丹霞的条带正是几千万年来干湿交替的结果,每一次色彩变化都记录着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七彩丹霞的演化从未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张掖七彩丹霞的地层主要由粉砂岩和泥质岩构成,总体胶结程度差、质地脆弱,加之土壤盐碱程度高,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其表面极易风化,基本一踏就碎、一踩就陷。与此同时,当前气候快速变化,河西地区降水略有增多,这会促进流水侵蚀和地层风化,使七彩丹霞的条纹串色,给景观赋存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张掖七彩丹霞只可远观,一经破坏无法自我恢复,也很难人工修复至初始状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遗产。面对快速增长的游客数量、不断提升的观赏需求,大家应该重视对它的理性观赏和保护。当前,相关部门分等级划定了地貌保护区的范围,并设定了集中观景台和游览路线,将地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如果我们想离那绚丽的彩丘更近一步,也可尝试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不必翻越围栏爬上彩丘,因为那一脚,很可能对彩带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对于这些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我们不仅要科学认知其发展规律,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和干扰,还自然一个本真状态、留人间一派秀美山川。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