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远程揪出排污“元凶”!荆门污染源监管平台助力重污染天气精细化管控

发布时间:2022-04-14 10:06:31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1月,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下,湖北省荆门市污染源监管平台捕捉到应停产的某企业仍在生产运行,随即启动报警,执法人员迅速赶赴该企业,责令立即停产并依法查处。

据悉,为科学调配执法力量、减少非现场监管频次,荆门市积极开发污染源监管平台。2021年1月至今,该平台共触发各级各类报警7.88万次,成功助力荆门重污染天气精细化管控。

据介绍,荆门市中心城区有近800家工业企业,环境现场监管执法人员仅30多人。“平均每人要监管近30家企业,日常任务十分繁重,尤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工作量就更大。”荆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开监管企业多、执法人员少这道“难题”,荆门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积极贯彻《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精神,探索运用各种非现场监管方式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以及各种场景下的运用,指导企业加强管理减排,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通过不断地运行、调试,荆门市污染源监管平台形成“分级报警—发出指令—现场处置—回复办结—报警消除”的响应处置闭环管理流程。针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排污超标、治污设施用电监管,平台分别设置了不同级别报警。

2021年12月在黄色预警管控期间,该平台捕捉到了某企业颗粒物在线监测数据不正常的信息。30分钟后,平台启动Ⅲ级报警,向企业环保人员推送信息;60分钟后,向辖区网管员、企业环保负责人推送Ⅱ级报警信息;90分钟后,支队长的手机收到Ⅰ级报警信息,随即指定执法人员迅速赴现场核实处置。

经现场核实,该企业颗粒物监测设备因镜片积尘导致数据失真,运维人员手工清洁镜片后数据恢复正常。网管员、企业环保人员通过平台上报处置情况,经过严格审核确认后该报警消除。

据统计,2021年1月至今,该平台共触发Ⅰ级报警21742次、Ⅱ级报警3761次、Ⅲ级报警53327次,推送短信超过15万条,多次成功揪出排污“元凶”。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