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组集结完毕!”“吉林组集结完毕!”……
“出发!”
截至4月6日,转办地方整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赴吉林工作组反馈问题133个,各地已整改完成121个。全省累计出动消杀人员123.58万余人次,消杀点位约256.2万个,消杀面积约16.5亿平方米。各工作组共检查点位1354个,指出问题610个,督促立行立改381个,转地方持续办理229个。
形势严峻前所未有、挑战巨大前所未有、工作复杂前所未有。这是一场关乎全局的“战疫”,是一场不容有失的“大考”。这是一场直面困惑、逆行而上的艰难险途;更是一次果断严实、开启新篇的作风粹炼……
行动之快、力度之强、规模之大,吉林省史无前例的环境消杀行动在白山松水间全面铺开……
城市因疫情按下“暂停键”时,吉林生态环境铁军毅然开启“加速键”。
时不我待、事不过夜有速度
闻令而动,迎难而上。
3月12日当天,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韩俊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各专项工作组人员要下沉到基层一线,调配资源、解决问题,齐心合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3月12日当晚,省环境消杀组迅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由省生态环境厅3名副厅级、8名正处级干部带队,省生态环境厅、省卫健委、省消防救援总队共同组建了11个工作组。
3月13日13时,人员集结,统一启程奔赴各地。19时,各工作组陆续到达指定地区。
须臾不敢停歇,一刻不曾懈怠。从决策到贯彻执行,从编队到方案制定,从启程到前线集结,前后不足48小时,这就是吉林速度……
环境消杀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人—物—环境同防”、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事关疫情防控的成败。
省环境消杀组副组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孙铁说:“单独成立省环境消杀组,足以体现省委省政府对环境消杀工作的重视,也足以体现环境消杀、涉疫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处置、涉疫污水处理3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疫情的发展,吉林省医疗废物和涉疫生活垃圾已经由疫情前的不足80吨/日,增加到现在的918余吨/日,是疫情前的10倍。
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精准化、清单化、动态化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截至4月6日,全省已启动14座应急处置设施,新增应急处置能力1208吨/日,全省总处置能力提升到1324吨/日,有效确保了全量收集、全量转运、全量处置。
针对82个定点医疗机构、973个集中隔离场所和7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省生态环境厅严格实施分类管理,加密监测频次。目前,全省涉疫集中隔离场所及时消杀,各医疗定点机构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全部稳定正常运行。
这是吉林环保铁军的速度……
“深入贯彻落实好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环境消杀组安排部署,吉林生态环境人以时不我待、事不过夜的工作状态,认真履职尽责,必将高质量完成好各项任务。”孙铁说。
解决难点、打通堵点有力度
风疾浪骤,向险而行。
“工作组人员专业性强、办事效率又高,建设滞后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今晚就可以顺利投入使用了。”新建方舱医院施工负责人感慨地说。
吉林工作组在查看医疗废物储存间及污水处理设施情况时发现,由于建设单位与相关部门协调不够紧密,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作组立即协调方舱医院与基建设备公司建立联系,要求及时转运处置医疗废物。
有问题,抓症结,找方法,见成效。工作组针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重点开展检查,对地方掌握政策不准确、理解规范不全面、实施操作不精准的地方,有针对性地细化方案,完善措施,确保环境消杀工作科学、精准、快速、规范,构建了运转高效的良好工作格局。
延边州汪清县人民政府县长金桂英说:“工作组帮助我们深入查摆问题,制定方案,健全机制,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顺畅的工作体系。”
省环境消杀组聚焦工作重点,先后召开了3次视频调度推进会,深刻分析问题,结合全省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明确。同时,依据《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手册》,指导各地分别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另外,组织开展了三次覆盖全省的线上培训,据统计,超过150万人次进行了线上观看。
“省生态环境厅领导班子坐镇指挥,要求工作组从严从紧抓好工作落实,理顺工作体系,优化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四方责任’,解决难点、打通堵点。”省环境消杀组的一位同志介绍说,各工作组紧盯地方环境消杀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紧盯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杀、终末消杀和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医疗废水处理情况;紧盯环境消杀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情况。
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
“19个集中隔离场所均在微信群里实时上传涉疫废水消毒的视频和照片,我们负责监管的同志居家就能盯紧盯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长春市九台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周国辉说。
明责知责、担责尽责有温度
忠诚热爱,责任担当。
3月21日,省环境消杀组又紧急增派第二批26名同志8个下沉工作组,分赴长春市和吉林市。
吉林的三月并不温暖,雨雪大风频繁来袭。防护服外,是最低零下几度的天气;防护服内,是四处奔走却密不透气流下的汗滴。寒风之中坚守如磐,源自内心火热无限;披星戴月勇往直前,只因深感使命在肩。
住宿场所紧缺,工作组成员们在木板床和衣而卧;工作任务繁重,有时一天只简单吃一顿饭。这只是工作组的一个侧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时刻领导干部站得出来,冲得上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以己微光,守护家乡。情怀和温度,构成了吉林生态铁军“超越专业的力量”。这情怀和温度,充分体现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更是对人民的大爱。
平凡中显现胸襟与情怀,苦难中方见责任与担当。工作组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强担当,为全省提供最全面的消杀服务、最温暖的全程守护,让群众有遵循、有保障、有温暖。
全省疫情防控现即将迎来“社会面清零”的关键节点,环境消杀工作既面临着涉疫生活垃圾、涉疫污水点多、量增、面广的问题,也面临着出院人数增加、返家返校集中的压力。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知责担责尽责,以勇毅前行、担当奉献的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决战决胜时刻贡献吉林生态环保铁军力量,充分展现吉林环保铁军的过硬政治品格和良好精神风貌。”张旗威说。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艰巨的任务,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超越“小家”、成就“大家”,吉山吉水吉林人,逆行而上,全力以赴,共克时艰。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