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建设,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省数据资源局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发展新理念、新任务、新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思路,开展业务融合和系统整合,在积极筹备“数字安徽-智慧环保”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不断拓展“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基础平台功能。
该平台由“综合态势”、“研判预警”、“指挥调度”、“结果反馈”四大模块高度集成为业务协同一体化应用场景,利用 GIS 和可视化分析手段,多维度展现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实现了语音、视频、电话会议等多媒体音视频相融合的指挥调度功能。通过搭建各类业务场景,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自然生态、固废与化学品、各类专项行动等生态环境业务模块,既能实现每个业务场景的闭环监管,又能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跨业务协同。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开发模式,通过业务系统模块化架构及公共服务组件、低代码报表开发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开发一个新的业务系统,既降低了对开发者开发水平的要求,也降低了整体运维成本,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
“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基础平台建成后,我厅持续拓展平台功能,依托平台总体架构,在运维期内免费开发了“安徽省水环境管理系统(一期)”、“安徽省VOCs污染治理调度系统”、“安徽省重点污染源‘一源一档’”、“安徽省重点建设用地遥感监管系统”、“安徽省重点尾矿库环境监管系统”等二十多个业务模块,实现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一体化。平台建设模式充分响应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信息化项目集约节约统筹建设的政策要求,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美丽安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以来,该项目相继入选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智慧环保创新十大案例”和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