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不盲” 扫清视障人士出行障碍
“现在,城市里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多了,无论是去商场还是到公园,几乎各个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并且越来越完善,让我们残疾人出行更方便、更安全。”走在崭新的盲道上,陈大爷脸上洋溢着笑容。
马路上,无障碍坡道、盲道随处可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卫生间日渐增多,公共交通的无障碍服务愈发贴心,老旧小区也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近年,安阳市无障碍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盲道是为视障人士提供行路方便和保障出行安全的无障碍设施,对视障人士来说,盲道设计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出行安全。安阳市为视障人士创造出行便利,将维修损坏盲道、建设安全盲道作为道路提质改造的重点之一。
9月16日,在市区多条人行道上,笔者发现,盲道步砖比较平整,铺设连续性也较好。此外,在公园、广场、重点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均设置有提示盲道和行进盲道。但在一些路段仍存在盲道被占用的情况,车辆乱停乱放、杂物堆积等都破坏了盲道的通畅。在迎春东街,笔者看到,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直接压在了盲道上。这样一来,当盲人信任盲道通畅而放心行走时,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前几天,我经过唐子巷,发现盲道破损比较严重,可能是人流量较大造成的,会影响视觉障碍者的出行,希望可以早日修复。”家住彰德路的市民赵女士向笔者反映。
“市民应当自觉维护盲道的通畅,让盲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为更多的、有需要的人服务。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对占用、阻断盲道的行为进行管理,让我们的城市更文明、更美好。”市民张先生表示。
助力特殊群体便捷出行
人行道上用专用地砖铺就盲道、路口处设置缘石坡道便于轮椅通行、一些人流量大的站台设置了坡道……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如今,在交通出行方面,安阳市方便特殊人群的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完善。
9月18日,在汽车中心站,笔者看到,候车厅门口有一扇贴着“绿色通道”字样的门,门两侧建有平缓的坡道,旁边贴有蓝底的“无障碍通道”标志,并附求助电话。售票处一侧,有一条坡道可以通向售票窗口。大院内,一排停车位的最边缘设置有无障碍停车位,黄黑相间的线条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旁边还放置着提示锥筒。这样的无障碍坡道、绿色通道等,在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
“如今,我们的纯电动公交车上都有一个踏板,放下来后,轮椅和推车就可以推上公交车了。”安阳公交集团宣传处处长赵运广介绍。此前,为方便群众搭乘公交车出行,安阳市48个公交站台由原有的台阶改造成坡道,还铺设了黄色的盲道砖,设置了标志,施画了标线,搭建了扶手栏杆。为服务老年人与特殊群体,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司机也会主动帮扶这部分乘客。此外,在“全国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中,安阳公交集团将开展系列尊老敬老宣传活动,并计划新增3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
2021年,安阳市被河南省确定为95128电召约车服务试点城市。约车热线开通后,人们在有出行需求时可以拨打热线预约,平台工作人员询问出发地和目的地后,会帮忙叫车。电话挂断后,用户将收到相关提示短信。之后,司机会再次与用户联系,确认出发地。这一服务推出后,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与特殊群体出行提供了便利。
打造“无碍”环境 营造有爱氛围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从残疾人与老年群体的需求出发,凝聚社会合力,让他们能更加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
网友“新竹”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对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管理、药品标签和说明书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本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可以着眼特殊群体的需求,从更多方面发力,营造有爱“无碍”的环境。网友“小星”认为,2018年4月1日《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如今,国家再次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新的规范,这为打造有爱“无碍”的环境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网友“明天更暖”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的是让更多残疾人和老年人能相对独立自主地出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且随着老年群体人数增加,无障碍环境建设面临着巨大考验。现实生活中,占用盲道、没有无障碍通道的情形依然存在,这归根结底是因为有的人没有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没有共同建设无障碍环境的意识。“前些年,安阳市有些老旧小区加装了电梯,老年人出行更加便利;残联为一些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为他们提供了便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后,给了我们更多依据与启示,让我们看到了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网友“青松”说。
“之前市图书馆组织播放过无障碍电影。我认为,除硬件设施的建设改造外,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方面也应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比如一些手机软件要为特殊群体使用提供更多选择,对老年人多一些一键操作、一键求助的设置,这是他们可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网友“似水流年”说。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为残疾人开启“无忧”生活
“我现在出门方便多了,身体如果不舒服也可以随时寻求帮助。”9月18日,文峰区宝莲寺镇皇甫庄村的残疾人周某说。
周某今年68岁,行动不便。文峰区残联经过排查了解到周某的情况,立即将其纳入2023年度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范围,为周某量身制订了无障碍改造项目。通过实地查看并结合周某的意愿,对周某家的地面进行了硬化,门口安装了扶手,配备了专用呼叫器,极大地方便了他的生活起居。
今年,在安阳市像周某一样,通过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各县(市、区)残联从细节着手,为残疾人安装扶手,进行入户坡道改造、厕所改造……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
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是改善残疾人居住生活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确保高质高效推进该项目,市残联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开展工作。各县(市、区)残联提前对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摸底,为他们详细讲解无障碍改造政策,同时,紧扣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实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狠抓项目施工进度,并按照“一户一档案”原则同步进行资料归档。
“截至目前,安阳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912户,省定任务636户,完成率143%。”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解决残疾人所需所盼,用真爱除障碍,不断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法治护航“无碍”环境
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这让很多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加充满信心。
秦秀芬是一名轮椅使用者。虽然常年需要坐轮椅,但这并不影响她日常外出。9月17日,秦秀芬告诉笔者:“随着大家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安阳的无障碍环境在不断优化,平时我自己就可以出行,逛商场、坐公交都可以,如果遇到问题也有好心人帮助。”
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安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在不断优化提升,但是目前仍有不足。秦秀芬告诉笔者:“我觉得老城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完善,比如一些无障碍卫生间被占用,一些公共场所的无障碍通道太陡,轮椅根本上不去。尽管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有好心人帮助,但我们更希望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出入,受到平等的对待。”
“以前遇到问题大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了,我们对此充满希望。”秦秀芬认为,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让无障碍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笔者了解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除了规定建设责任,还有法律责任。比如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出,无障碍设施责任人不履行维护和管理职责,无法保障无障碍设施功能正常和使用安全;设置临时无障碍设施不符合相关规定;擅自改变无障碍设施的用途或者非法占用、损坏无障碍设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交通运输等相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人人都需要无障碍环境。“残疾人和老年人需要无障碍环境,其他社会群体也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的便利。把无障碍环境建设好,人人都是受益者。”秦秀芬说。
公共服务窗口便民又暖心
“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先取个号吧。”9月17日,在紫薇大道与永明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金融机构,当看到一位老年人走进营业厅,工作人员热情地打招呼。这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老年人来办理业务,我们会指导他们到窗口进行人工办理。”
随着生活智能化的一步步提高,手机交费、“一键办理”等成为生活新常态,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操作智能设备而必须到服务窗口进行人工办理。这就需要我们优化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指出,公共服务场所涉及医疗健康、社会保障、金融业务、生活交费等服务事项的,应当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笔者走访沿街的金融机构、生活交费营业厅、电信营业厅等公共服务场所,发现他们都设有人工办理窗口。
在平原路与惠苑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家营业厅内,一位老年人正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交纳电费的业务,工作人员董肖耐心为老人解答问题。这位老人告诉记者:“年龄大了,不会在手机上操作交费。我家离这儿不远,每次来交费,工作人员服务都很好。”董肖告诉笔者:“平时来办业务的老年人比较少,残障人士更少。如果有老年人来,我们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很快就能办好。”
不仅要优化“软服务”,还要提升“硬环境”。笔者在这家营业厅内看到,门口有无障碍通道,营业厅内有老花镜、放大镜等可供老年人使用。在市民之家,服务台除了有老花镜等,还备有轮椅。在市少儿图书馆,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指着备用的轮椅告诉笔者:“有的孩子脚扭伤了或者腿摔伤了,可以坐轮椅去读书。”
笔者走访发现,行政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公共服务机构等都建有无障碍通道,设有无障碍服务窗口,有的公共服务场所还配了电子信息显示屏、手写板、语音提示等设备,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服务,营造“无障”而有爱的环境。(安阳市委宣传部 邓娴 李庆龄 高倩)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