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一核一屏二带三区多廊”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南四湖流域整体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山绿、水清、林郁、田沃、湖美”的优良生态环境基本形成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专项规划》明确,通过开展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逐步构建起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到2025年,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一核一屏二带三区多廊”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南四湖流域整体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山绿、水清、林郁、田沃、湖美”的优良生态环境基本形成。
《专项规划》全面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南水北调东线等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努力构筑“一核一屏二带三区多廊”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一核”,即以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充分发挥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按照“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功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构建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一屏”,即加快推进建设济宁、枣庄东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绿色屏障。保护和修复现有森林植被,开展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树种结构,改善森林景观,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实施荒山绿化攻坚工程,坚持加大工程措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多树种混交、低密度生态造林等措施,实现科学绿化荒山。
“二带”,即推进沿湖生态保护带、大运河生态保护带建设。沿湖生态保护带,以沿湖4个县(市、区)岸线为基准,实施沿湖岸线生态绿化为主要内容。大运河生态保护带,以济宁市、枣庄市京杭大运河沿线8个县(市、区)为主轴,大运河两岸生态绿化为主要内容。
“三区”,即保护和提升湖东农田集中区、汶泗农田集中区、鲁西南农田集中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统筹村镇、农田、路网、防护林、灌渠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生产力。
“多廊”,即以主要入湖河流为轴线,以两岸生态防护林建设、河道湿地建设为主要内容,建设成多条生态廊道,形成多条绿带贯穿“三区”的生态格局,净化入湖水质。
《专项规划》提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廊道建设、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国土绿化、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科技创新支撑等7项重点工程。
其中,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明确要整合优化流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解决保护管理分割、保护地破碎和孤岛化问题,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并与生态保护红线相衔接。以新薛河人工湿地为样板,开展南四湖流域入湖河流人工湿地建设,构建入湖口水生植物群落,恢复入湖口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改善河流环境、提升湿地功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明确要在南四湖周边、主要入湖河流两岸、区内重点道路两侧开展生态防护林带建设,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构建乔灌结合、疏密适当的环湖生态防护林带,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设置防护林带宽度。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