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山东构建形成“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发布时间:2022-01-22 11:39:26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在云南昆明拉开帷幕。10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划定了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488个,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网络,并在全国率先更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全省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省地处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暖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境内水系较为发达,河川径流量偏少,植被类型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
今年5月,我省更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谋划了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等8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划定了15个陆地优先区域和15个海洋优先区域,确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10个优先领域和16个优先行动,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方面,保护体系逐步健全。其中就地保护领域,我省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自然生态空间,形成了“两屏三带”(鲁中南山地丘陵、鲁东低山丘陵生态屏障,沿海、沿黄河、沿京杭运河生态带)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划定了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488个,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网络。迁地保护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建设动物园40处、植物园38处、大型海洋馆9处;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52个、林木种植资源保存库40处、畜禽种质资源保存场所62个,成立了国内唯一的省级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平台。
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方面,我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3.5%,83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1.5%,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核心基础,“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成效明显。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管言明介绍,自2017年起,我省连续5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现已全部整治完成。同时开展了一系列联合执法行动,严格执行“一法一决定”,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非法猎捕和交易野生动物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全省涌现出黄河三角洲、昆嵛山、长岛、南四湖等一批保护成效明显、具有典型代表性地区。下一步,我省将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我们将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逐步摸清15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15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底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平台,整合各相关部门生物多样性数据,构建数据详实、准确的全省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工作。同时加强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通过与全球环境基金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合作,推动知识、信息和科技交流与成果共享。”省生态环境厅生态保护处处长王清说。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