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9日讯(记者 彭瑶)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下称“对外关系法”)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7月1日起施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指出,对外关系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它的颁布是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对外关系和外交活动显得愈发重要,大国的成长应该是内外兼修,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和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是应有之义。”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外关系法对内来说是国家治理的深化,对外是外交政策和立场的宣示,对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关系的规范进入法治化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加快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以法律手段更好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一国以不同形式对对外关系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对对外关系进行统一立法是我国对外关系法的特色。
“将我国对外交往过程中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予以立法,对外关系的规范进入法治化阶段,这是实践重大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基本主题。”李晓兵表示,2018年,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充实了关于外交政策方面的规定,增加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对外关系法的制定进一步落实了宪法序言中这些规定,使之更加具体化。
“大国的成长不只是国力的增长,还有政治上的成熟,以及法律制度上的完备,我们把对外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原则、规则、模式、制度、机制、程序等总结沉淀下来,制定法律予以规范,具有长期性、规范性、公开性的效果。”李晓兵说,“很多国家都很看重立法机关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对外关系法的施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提供法律依据。”
对外关系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
对外关系法指出,中国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同时明确,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公平普惠、开放合作、全面协调、创新联动的全球发展观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一些国家总是试图从狭隘的本国立场塑造有利于维护其霸权利益的世界秩序。中国近些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是以全球共同利益为基础,造福于全世界、全人类,这反映出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国际观和国际秩序观。”李晓兵表示,外交关系法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外交宗旨和理念,这对于对外交往是非常必要的。在与中国进行外交活动过程中,其他国家也会对中国的做法和准则有基本的预判和期待。
李晓兵认为,中国之所以要把这些内容写进法律,意味着这些内容是稳定和成熟的,这是中国七十多年对外交往经验特别是近十年来新时代大国外交实践探索的全方位总结,符合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定位,同时也符合世界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外关系法既具有基础性和原则性的特征,对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目标、基本制度模式作出规定和设计,又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和指引性,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外关系法并非专门应对“长臂管辖”
对外关系法明确,对于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中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和限制措施。这一规定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
实际上,对外关系法并不是一部“反制裁”的法律。对外交往过程中,一些外部力量对于中国事务“指指点点”,甚至深度介入。针对一些国家实施种种对华无理打压遏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中国在过去几年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等法律规定,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工具予以反制。
李晓兵认为,反外国制裁法等是“长牙齿”的法律规定,对侵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而对外关系法是总括的、立体的、全景式的规定,全方位规定展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原则理念、制度模式、目标任务、主体职权、运作程序、保障机制等,并非是专门为了应对某些国家的“长臂管辖”,“实际上这是中国的大国外交实践的一部分,回应了当前大国博弈的现实,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主题和重要内容。”
“制定实施对外关系法的基本目的包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中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有所作为的大国外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和基础性支撑。”李晓兵说。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