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7日电 (记者 李赫 袁超)下雨也浇不灭的热情,让“村BA”又一次火出圈了。
在27日下午进行的贵州省首届“村BA”总决赛中,黔东南州队68:65击败遵义市队,获得冠军。他们可以带着奖杯、奖牌、台江鲤鱼吻香米与银帽,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家。
精彩的比赛之外,火热的现场氛围、颇具特色的民族表演……这些都是属于“村BA”的标签。火遍全网的它,到底有多野?
野性出圈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这里因举办特色的民间篮球赛而被社会熟知。“村BA”的比赛在村口球场进行,参赛者以村民为主。今年,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落户台盘村,赋予了“村BA”更多意义。
在26日晚的季军争夺战结束后,台盘村上空开始持续降雨,导致地面湿滑,严重影响球员安全。原定随后进行的在黔东南州队和遵义市队之间展开的冠军争夺战,最终延期至今天。
其实,季军赛进行到后半段时已下起大雨。然而场边观众没有丝毫退意,一边拿起手边的脸盆等物品遮挡避雨,一边继续紧盯场上比赛。球员同样热情不减,他们用毛巾垫在鞋底防滑,甚至还出现了“漂移”动作。
最终铜仁队在大雨中以57:50战胜了毕节市队夺得季军,决赛则推迟至今日下午进行。
同样野性的还有比赛间隙极富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苗族非遗古歌、苗族舞蹈以及芦笙等民族乐器的演奏,赋予了“村BA”又一抹亮色。
25日晚间,苗族歌手唱响《对歌对到日落坡》,带动现场上万名观众打开手机灯光参与其中,村口球场瞬间化身为氛围感满分的“体育狂欢”。
气氛烘托到这儿了,自然也少不了“蹦苗迪”。
据介绍,“苗迪”,是“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独有的、富有台江苗族地域特色的一种"群众联欢"。
“苗迪”的音乐和动作创意由台江县多个非遗文化融合,其中便包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其节奏激烈、欢快,简单易学,音乐中有苗族芦笙和反排木鼓的传统元素融进时尚动感的现代前沿电声组合,节奏动感时尚,让人易于参与。
“蹦苗迪”已经成为在台江当地主要节庆活动、日常生活聚会、田间劳作之余,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自发组织的欢愉歌舞。
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村BA”变成了大型的蹦苗迪舞台。往往比赛还没开始,现场气氛就已彻底被“点燃”。
野蛮生长
凭借着这股“乡土气”,“村BA”迅速蹿红。
赛事相关词条屡屡登上热搜、比赛场面火爆座无虚席、奖品黄牛和香猪引发热议……去年,台盘村篮球赛成为无数网友的谈资。
今年,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落户台盘村举办,野性与乡土气依旧不减。
决赛后的颁奖典礼上,遍地跑的“三穗麻鸭”、台江鲤鱼吻香米、台江鲟鱼等当地特产均出现在奖品清单当中。“请不要往观众席上抛扔麻鸭”的喊话,更是“野”得不能再“野”。
不仅如此,比赛间隙的文艺表演环节,现场观众可以自发上台展示自己。
“唱歌舞蹈,只要你脸皮厚,都可以上去表演。”常年现场观赛的台盘村村民文武向中新网记者打趣道。
今年比赛期间,一位小朋友在观赛时捡到一部手机。他主动交还到现场主办方手里寻找失主,也因此得到了表扬。被问及想要什么礼物时,他略显害羞地吐出两个字:“猪脚。”
他的愿望旋即得到满足,而大猪脚也是为现场观众准备的奖品之一。
赛场外,每当“村BA”上演时,镇上的梯子、凳子全都被抢购一空。除了本地的一些商户,还有从贵州遵义、铜仁等地赶过来的卖家。
烤肉商户王勇就是从贵阳赶过来的。决赛这两天,他每天准备的2000多根肉串卖到渣都不剩;还有从遵义来卖凉面、凉粉的张梅,她的摊位一天能够收入1500元,人气爆棚,超乎自己想象。
用文武的话说,“村BA”的火爆不止近一两年,“就是这两年媒体还有平台直播的多了,你们才能看到的。2008年的那些视频我都还有,氛围不输现在!”
随着热度持续攀升,2022年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来到台盘村,场边架起了数不清的摄像机,“村BA”的赞誉就此越叫越响。今年,“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落户台盘村,“村BA”再度升级。
热度提升、规模扩大,台盘村“村BA”网红篮球场也进行了扩建,向国际靠拢。
姚明在采访中谈及“村BA”
据贵州省体育局公布的数据,这项赛事覆盖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共组织民间篮球队2624支,开展5457场比赛,覆盖446.75万群众。省级常规赛开展16场比赛,总决赛共4场比赛,共有100余名裁判员参加执裁,144名运动员参赛。
至于“村BA”有多火,姚明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有机会,非常想去贵州‘村BA’现场!”但他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拿到票。
姚主席当然拿不到票,因为这么火爆的“村BA”,根本不要票!
不过即使没有票,屏幕后的他估计也乐在心中。不久前,作为中国篮协主席的姚明曾提出,“要孕育具有国际或区域重大影响力的原生品牌赛事。”
具有国际或区域重大影响力的原生品牌赛事——眼前的“村BA”,或许已有雏形了。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