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和家人游览了坡里暴动旧址、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近日,回味不已的市民朱建国说,“阳谷是坚定红色信仰的一方土地,每次踏足,破空而来的总有历史的回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山东省阳谷县深入挖掘红色文旅资源,积极构建红色文旅新格局,将红色资源融入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优势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红色文旅资源的积淀与挖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续航赋能。
红色基因滋养乡村文化
走进寿张镇沙河崖村,一条南北街道穿过村庄,路边一座历经沧桑而保存完整的青砖院落,正是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它与扩建的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渡河广场,共同组成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纪念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那段气势恢宏、彪炳史册的光辉历史。
阳谷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基因在此熠熠生辉。近年来,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对革命文物的挖掘保护、建设提升,推送了十余处具有较高价值的红色革命旧址,申报省、市革命文物名录。
“扩建的纪念园,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参观完后,深感震撼。”近日,来自济南的自驾车友黄立感叹道。黄立感慨的背后,是阳谷县积极挖掘红色基因,滋养县域文化特别是广大乡村文化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阳谷依托红色革命旧址、原址,重点打造了3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已扩建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园,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中共九都杨支部原址,建设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九都杨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成为鲁西弘扬革命传统、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革命历史,建设坡里暴动教育基地,已对外开放。
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訾士勇说:“通过对红色革命旧址的不断打造提升,逐步形成红色文化集群效应,构建辐射广大农村的县域红色文化品牌。”
红色文化引领文明新风
走进郭屯镇九都杨村,笔直的公路、干净的街道、红色的标语,一切都营造着肃穆庄严的氛围。从2020年11月开始,阳谷县陆续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去年6月30日,正式开馆,丰富了聊城“平原红色文化长廊”的内涵。
这是一种不忘初心下的心心呼应!
“纪念馆的建成,成为村民引以为傲的大事,本村及周围村镇的党员可以在‘家门口’接受红色教育,这也成为村‘两委’班子的精神食粮,进一步激发出党员为老百姓办实事、致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九都杨村党支部书记杨福文说,“开馆不到1年,已经有5万余人在这里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在挖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阳谷县不忘追溯红色资源背后的感人故事,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调动起广大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一座红色教育基地的拔地而起,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高度,还让昔日脏乱差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活力秀美的红色旅游村。
走在定水镇坡里村,佳木林立,花草长满公路两旁。一排排房屋披着深棕色“外衣”,与蔚蓝天空交相辉映。
“以前这里是个大坑,充满垃圾、污水,臭气熏天,村民都绕着走。”76岁的坡里村村民丁士栋站在坡里暴动教育基地前的广场上说,“现在大坑成了文体广场,我们经常在这里健身。”
訾士勇表示,随着一座座红色教育基地的建成,村风民风也不一样了,村民素质提升了。以前,简单的一个项目都很难在村里推进,现在,村里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村民都积极配合。
“红色引擎”赋能农民增收
红色基地有“学头”,美丽乡村有“看头”,田园情结有“逛头”……红色资源孕育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浸润着广大乡村。依托红色资源,坡里村、沙河崖村、九都杨村的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党性教育培训等红色产业形态,正逐步形成。
强基固本,红色引领,农民增收途径越来越广。沙河崖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重点发展果木种植、玫瑰培育,帮助本村和邻村200余村民就业。
在去年的52亩扶贫大棚的基础上,今年6月,坡里村成立坡里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养鱼种藕,实现了260余万元的收入。游客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垂钓旅游,带动了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近来,每天都有上百人游客前来,四个月下来,已过万人次。
“如何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訾士勇一直思考着。
“九都杨”酒、“九都杨”酱菜……九都杨村积极注册商标,打造“九都杨”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我们在利用红色文化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通过各种途径,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福文说。
昔与今,旧与新,作为“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与“黄河文化旅游带”的交汇点城市,“两河明珠 英雄阳谷”从县城到乡村,红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进一步丰富了聊城“两河交汇 明珠城市”的内涵。阳谷县正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以昂扬阔步的姿态加速向“六个新聊城”迈进。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