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三届快看原创条漫大赛颁奖礼暨AI创作技术发布”在北京举办。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漫画新人赛事,共征集超过1400部作品,18名作者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
作为国漫创作者生态的重要一环,快看世界持续打造覆盖“职业漫画家、国漫创作新人和国漫创作爱好者”的人才培养体系。快看世界创始人&CEO陈安妮表示,国漫的舞台不止在中国。未来,快看将携手One Store等公司,合力开拓海外市场。
同时,快看公布“神笔马良”工程,宣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借助AI等互联网技术改变绘画技术。快看世界联合创始人&CTO李润超表示,快看在技术领域已投入5亿元,未来会继续加大创作方向技术投入,用互联网技术助力创作。
快看原创条漫大赛夯实国漫创作者生态基础
快看持续打造全新的国漫创作者生态。快看世界国内内容及版权负责人刘志鹏认为,国漫发展,创作人才是关键。成立七年来,快看致力于打造国漫创作者生态,至今已建立起职业漫画家-国漫创作新人-国漫创作爱好者三级人才培养梯队,持续扶持国漫新生代创作力量。
职业漫画家指的是以漫画为职业,有能力获得稳定收入的专业创作者,目前规模为数千人;国漫创作新人指已经创作出作品,但尚未步入职业化道路的人群,规模为10万人;国漫创作爱好者指的是以消费漫画、学习创作为兴趣的潜在人群,未来规模有望达到百万级。
快看原创条漫大赛是国漫创作新人进阶为职业漫画家的重要一环。截至目前,举办三届的快看原创条漫大赛已累计收到2600余部参赛作品,数十位参赛选手转型成为职业漫画家,为国漫行业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届快看原创条漫大赛评委阵容庞大,除了8位知名中国漫画家及编剧、导演,还有5位日本及3位韩国业界漫画家及责编。
随着大赛成功落下帷幕,本届比赛累计征稿超过1400部,作品数量再次创下新高。其中50部大赛入围作品人气值7.2亿,作品关注人数超过92.8万。
本届赛事上,经过初评、人气投票、专家评审三轮评审,最终18部作品脱颖而出。
原讲谈社编辑,株式会社CORK创始人兼董事长佐渡岛庸平表示,自己是第二次担任快看原创条漫大赛评委,中国漫画正在飞速发展,作品画得很漂亮,画面充满魅力。
韩国知名漫画家千桂永(代表作《恋爱铃》)表示,中国人口多,人才也多,所以网络漫画的发展也很快。我无法预测今后中国的漫画市场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这令我很期待,也有些畏惧。
韩国知名漫画家梁庆一(代表作《新暗行御史》)表示,我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网络漫画产业充满期待。希望能在韩国看到更多优秀的中国网络漫画。
国际化是快看原创条漫大赛的另一大亮点。本次大赛,快看携手NHN开辟海外赛区,覆盖北美、日本、韩国等地区;同时,快看与战略投资方One Store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制作内容,助力国漫出海。目前,快看已经建立了国漫出海体系,帮助中国漫画走向世界,快看分发的国漫内容已覆盖70个全球分发平台,翻译成12种语言,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快看将进一步成长为全球孵化、全球发行、全球开发的全球化漫画平台,让更多全球读者喜欢上中国漫画。
陈安妮表示,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的软性支柱。“做芯片难,但正确且重要;做国漫就是做文化芯片。”
“神笔马良”工程公布,用科技赋能创作
快看是一家科技驱动的内容型互联网公司。快看已投入5亿元进行研发,公司聚集大量来自谷歌、微软、BAT的实力研发工程师,重点方向是数据和AI智能。
快看曾打造一系列科技赋能创作的产品,比如页漫转条漫,漫画自动阅读,智能弹幕,动漫人脸识别等,均在不同场景有所应用。
2019年,快看启动“神笔马良”工程,第一期快看技术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AI自动上色技术,目前已落地实验产品,并发表论文,为行业探索前进方向。
今年,快看技术研究院与南方科技大学正式成立AI实验室,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漫画转视频技术。通过“神笔马良”为代表的科技赋能项目落地,快看帮助更多用户从爱好者成为创作爱好者,未来有望将国漫创作人才梯队扩展至百万级。
快看世界联合创始人&CTO李润超表示,未来会持续加大创作方向技术投入,用互联网技术助力创作。在“神笔马良”工程的基础上,快看还公布了“大学生百万创新激励”行动,鼓励00后大学生们投身创作领域的技术创新,其开发的技术一经快看采用便奖励100万元,上不封顶;同时,快看校园招聘正在进行中,面向技术类高校毕业生人才,开放高阶技术岗位,为国漫产业发展储备新生代科技力量。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