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成本上涨、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在7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的二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视频会议上,与会的中国宝武、鞍钢、首钢等18家企业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决策部署下,钢铁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工作,努力克服供应链物流不畅、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环保管控加严等困难,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产供销组织协调,狠抓降本挖潜增效,生产经营总体保持平稳有序,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座谈会就后期钢材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研判,交换了意见。企业代表认为,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特别是焦煤、焦炭等价格大幅上涨,对钢铁生产成本的冲击较大,在国家稳增长的目标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复工复产的推进,钢材需求将逐步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发力将对钢铁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适逢消费淡季,且房地产、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消费恢复仍有不确定性,钢材需求改善或将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水平有望跟随需求有效释放震荡上行。
在听取企业经营现状及对后期市场走势分析的基础上,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阐述了对当前钢铁市场形势的六点基本判断。
第一个判断:虽然目前市场的主要问题出在钢铁需求侧,但现实解决方案在钢铁供给侧。钢铁企业对市场要有理性的判断、现实的选择、积极的应对,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以供需平衡为原则,按市场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反对无视需求变化盲目生产。近两个月的钢铁生产显著超出市场需求,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将行业自律付诸行动,一是坚持按合同组织生产,不要盲目生产,把资产都变成存货;二是不付款不发货,不要努力销售把收入都变成应收账款;三是反对不正当竞争,不要低于成本线向市场抛售倾销抢占市场份额恶性竞争损害行业正常市场秩序。
第二个判断:虽然下游产业钢铁消费水平未达预期,但在国家正在启动需求的各项措施中,加大基础设施和建设领域投资的预期效果相对其他领域更加现实,钢铁相对需求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望改善。何文波强调,当前不仅要关注需求总量的变化,更要关注新材料、新基建、新领域、新业态等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减量中有增量,要密切关注。对此,作为协会的工作任务,一要密切跟综下游各领域需求变化趋势,及时向企业提供动态市场信息;二要重点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满足总量偏弱条件下的新消费增长需求;三要组织研究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创造条件;四要加速推进以钢结构建筑为代表的跨行业合作,在扩大钢铁应用上下功夫。
第三个判断:虽然当期行业经济效益出现显著下滑,但行业总体资产状况仍处于历史较好水平。目前,钢铁企业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短期借款下降、长期借款增加,企业成本费用下降、研发费用支出持续提高,表明行业整体经营较为稳健,有能力有实力抵御阶段性风险。
第四个判断:虽然随着疫情控制状况的改善,钢铁原燃料供给趋势总体趋于稳定,但由于全球地缘冲突加剧,能源供给持续紧张,钢铁原燃料供给对成本的冲击将会持续。对此,钢协一是要加强协调保资源能源供给,积极协调政府和上游产业主要原燃料的保供稳价;二是眼睛向内,深入组织行业对标挖潜降成本,提出与当前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针对性措施;三是细化工作项目促进国家各项支持性财税政策在钢铁企业落地见效;四是继续推动“基石计划”各项措施加快落地。
第五个判断:虽然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了接受挑战的实力和底气,但发展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仍然存在,需求总量相对较低会促使行业分化,企业间竞争力差距更加显性化,将会出现分化和整合并行的态势。要继续加快推进行业兼并重组,创造条件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第六个判断:虽然行业主要目标渐趋明确,但如何统筹把握多目标下的动态平衡,如何统筹发展与低碳、发展与安全仍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行业课题。中国钢铁产业正在建立并努力适应“经济性、生态性、安全性”三维目标体系,这很不容易,需要继续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行业凝心聚力、携手合作、持续投入、共同推进,当好“答卷人”。
与会企业表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自律和协同,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产,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强化资金管理、库存管理、基础管理,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多措并举提升运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同时,企业也从倡导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加快推进“基石计划”落实落地、推动产业跨界合作与新材料应用、加强原燃料保供稳价工作、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记者 何晓曦)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