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三大指数高开高走,上证指数自2018年1月以来首次站上3500点,创业板指大涨3.77%,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续创5年新高,两市成交额也突破了一万亿元。
资金抱团行业龙头
春季行情端倪凸显
截至1月4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86%,报收3502.96点;深证成指涨2.47%,报收14827.47点;创业板指大涨3.77%,报收3078.11点。多个板块涨幅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国防军工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19%、5.81%、4.97%,饮料制造、有色冶炼加工及新材料等涨幅也在3%以上;银行、房地产开发、园区开发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93%、1.02%、0.48%。
个股方面,同花顺数据显示,当日共2814只个股上涨,占比约为68%,其中136只个股涨停。值得注意的是,资金进一步向行业龙头抱团,宁德时代、隆基股份、金龙鱼、比亚迪等行业龙头股股价创下新高。截至1月4日收盘,宁德时代上涨15.09%,市值突破9000亿元;金龙鱼上涨14.60%,总市值达6730亿元,超越海天味业。
不过,在指数大幅上涨、龙头股频创新高的同时,两市仍有1167只个股下跌,市场分化趋势凸显,ST金刚、北京文化等15只个股跌停,爱尔眼科跌近9%。
多家机构表示看好A股春季行情。巨丰投顾认为,去年年底的跨年行情以及春季躁动行情已经开启。该机构指出,伴随着经济的加速复苏,市场向好的支撑不断加强。去年年底到现在,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对行情纵深发展提供空间。随着市场热情的回归,风险偏好不断回升,在赚钱效应的提升下,市场做多意愿形成一致性。兴业证券认为,一二月通常为市场经济数据空窗期,同时,伴随地方“十四五”规划出炉和各地地方“两会”召开,政策有望密集落地,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阶段性较前期明显转好。
此外,A股有望迎来新一波增量资金。“短期维度看,市场可能会在流动性短期充裕以及资金流入股市预期的催化下出现阶段性回暖。”相聚资本创始人、总经理梁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政策驱动下,年金基金、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叠加QFII新规去年11月2日生效,外资流入A股也将更加高效。“另外,公募基金发行热度依然很高,一般年底到第二年春季资金活跃度会进一步回升,这会成为指数往上的重要力量。”
多公司年报业绩预喜
业绩驱动新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及上市公司的良好业绩才是支撑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日前,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业绩预告,多数业绩预喜。其中,中广核技、爱施德、以岭药业预计全年净利润有望翻倍,贵州茅台、金力永磁、香雪制药等业绩均有稳步提升。
1月4日早间,中广核技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33.73%至192.16%。以岭药业则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5亿元至12.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0%至110%。香雪制药表示,2020年盈利9596.87万元至1.20亿元,同比增幅为20%至50%。
2021年首个交易日,股价触及2000元关口的贵州茅台发布的2020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约977亿元,同比增长约10%;实现净利润约455亿元,同比增长约10%。
《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目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861家的上市公司中,预增157家,略增172家,75家扭亏。行业方面,11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99家预计盈利,31家增长幅度预计大于50%;发布预告的90家专用设备制造业中,74家预计盈利,13家增长幅度预计大于5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88家发布预告,其中68家预计盈利,23家增长幅度预计大于5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多行业七成以上公司也预计盈利。
当前,各大机构普遍认为,2021年A股从估值驱动向业绩驱动切换,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成为新一年的关注重点。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经理陆彬指出,过去几年少数优质龙头公司的结构性牛市特征非常明显,目前仍看好新能源、制造业、国防军工和化工行业中成长股机会。而中欧基金则强调,进入2021年后,市场对高确定性成长板块如新能源、军工等的业绩增长预期也将部分消化其高估值,应加强对高性价比成长股的关注。
“只有长期基本面向好的个股,才能确保未来股价大概率重拾升势。”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数量化投资部王应林指出,部分个股在短期下跌过程中利空因素被放大,此时的股价被非理性投资者主导,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市场多空力量再度平衡。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