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毕业留京工作,最困扰亚斐的是空气质量。
“那时候,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看看外面是不是又雾霾了。”亚斐说,“现在,蓝天越来越多了,朋友圈里晒的人越来越少了。”
近年来,北京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蓝天逐年增多,北京“气质”提升。
PM2.5“进入”监测标准
在2012年之前,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颗粒物的指标还仅局限于PM10。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将PM2.5纳入,北京成为首批开展监测的城市之一。
在车公庄大街一栋灰色建筑的楼顶,布满了数十个蘑菇头一样的空气采集装置,飘散在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在风机作用下,通过细长的管道进入楼下实验室的仪器中,最终转化成屏幕上的数字和图表。
2013年是PM2.5监测元年,是北京正式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第一年。这一年,北京建立了35个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对PM2.5、二氧化硫等6项主要污染物开展监测,拥有了完整的PM2.5全年数据。
作为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的一员,王占山就是根据这些数据以及气象要素条件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王占山解释说,“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污染源排放,虽然很多时候雾霾的形成是因为气象条件不利于扩散,但如果没有污染,气象条件再不利也不会有雾霾。”
这些预报结果每天都会对外发布,为公众日常生活提供参考。除了公众服务,空气质量预报的另一大功能就是为政府提供管理支撑。
“比如说,预报未来连续3天有重污染过程,那么管理层就可以一方面发布预警,另一方面制定应急减排措施。气象条件控制不了,但是污染源可以控制。在哪些领域实施减排,减排要达到多少。”王占山说,这些科学依据,让空气污染可以得到更好控制。
向PM2.5宣战
作为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指南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同样是基于监测中心的相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编订的。
“监测中心的数据很好地帮助了我们有的放矢制定相关政策。”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说,她所在的大气环境处负责统筹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李翔说,分析发现,北京市PM2.5来源很多,其中最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源和扬尘这四方面。现在北京的大气治理思路,包括控车减油、清煤降氮、工业源治理等治理措施出台,都源自于此。
所以,“清空计划”就根据对口部门进行了任务分工,由各部门共同完成。由于涉及各部门间的协调,“清空计划”从开始起草到最终出台,前后花去了半年时间,其间经历了几十轮修改,才最终成型。
在李翔看来,生态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涉及各方面。“像用煤用车,涉及老百姓生活需求,也涉及北京的发展状况,比如‘城市病’等。所以治理单靠生态环境局一家是不现实的。”
“谁来干”“定好位”“归好责”,生态环境部门不再唱“独角戏”。
“以清煤降氮为例,就涉及包括生态环境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委、燃气集团、电力公司等在内的多个部门,在治理过程中更涉及诸多复杂的协调工作。”李翔说。
2013年9月,《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新目标意味着,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PM2.5浓度平均每年要下降8%—9%,改善幅度前所未有。”李翔认为,“清空计划”是北京近年来最全面、最系统、最细致、力度最大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第一个设立PM2.5监测站点,第一个出台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全国率先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标准提高15倍左右……北京铁腕治污、综合施策,从压减燃煤、控车减油、工业提质等方面入手,一项项措施扎实推进并初见成效。
“治理燃煤污染、压减燃煤用量,是北京坚持时间最长、成效最为明显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李翔介绍,北京先后创新提出平房煤改电、锅炉煤改气、低氮燃烧等一系列政策,不少措施在全国都属于首创。
2013年以来,北京以超常规的手段治理大气,坚决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人努力”发挥到了极致。
“2015年以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在不断加速。2017年北京完成1.3万蒸吨燃煤锅炉改造。2018年年底,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告别了燃煤污染。”李翔说。
《2017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北京市环境质量稳中有进,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全面下降,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8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值达到5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35.6%。
看到这样的数据,李翔特别开心,“事实再次证明我们的努力方向、技术路线和路径是正确的。”这不仅增强了生态环境工作者治理大气污染的信心,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留住“北京蓝”
经过几年努力,北京建成了全世界比较领先的天、地、空三位一体的大气PM2.5监测体系。
“北京通过新技术为各街道、乡镇建设1000多个小微站,利用传感器布设PM2.5监测网络,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认为,“环境监测在整个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基于此的PM2.5来源解析,对大气污染治理方向、措施确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随着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北京开始调整大气污染治理方向,巩固燃煤治理成果,开展深入精细治理,对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重点治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一微克一微克“抠”。
与此同时,治污攻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大气污染防治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李翔说,同一版本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在京津冀三地同步施行,是携手治气又一突破。
从最初的京津冀三地,发展到现在有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加入,李翔认为,区域协同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已经成为“共同体”,每当发生区域性重污染,七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会商,共享预报信息。
2022新年伊始,又一个好消息传来:2021年,北京各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指标全面达标,其中PM2.5年均浓度创下了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低,为33微克/立方米,低于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
随着PM2.5浓度到了一个新低值,北京开启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向天空要蓝色,必须推进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相协同、大气污染物减排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这就要求北京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更深层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为抓手,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使“常态蓝”成为北京的背景。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