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在世界水日当天,联合国发布2022年度《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关注地下水,强调其作用、惠益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报告》题为“地下水:让它不再隐身”,呼吁各国发力制定全面且有效的地下水管理和使用政策,以应对全球当前和未来的水资源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致辞中指出:“地下水储存在岩石和土壤中,是我们最大的液态淡水来源。它支撑着饮用水供应、环卫系统、农业、工业和生态系统。然而,世界上大约20%的含水层正遭到过度开采。”
古特雷斯表示:“在许多地方,我们根本不知道这种宝贵的资源可能存在多少。我们需要改进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监测和分析,以保护并更好地管理这些资源,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值此世界水日,他呼吁:“让我们承诺加强各行各业跨国界的合作,以便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平衡人类和大自然的需求,并为今世后代管理好地下水。”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世界水日的致辞中指出:“地下水,这个隐藏在我们脚下的宝藏,约占地球液态淡水总量的99%。它不仅对所有形式的生命至关重要,还提供宝贵的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上,地下水目前占家庭总用水的49%,占灌溉总用水的25%左右。世界上近50%的城市人口依赖于地下水源。”
不仅如此,地下水的含水层还与河流、湖泊和湿地相连。随着地球对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适应,地下水将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和饮用水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一重要资源也面临着严重风险,包括保护不力和往往不可逆转的污染现象。
奥德蕾·阿祖莱表示,通过我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水家庭”机制,“我们在培训人员和建立健全的知识基础以促进地下水领域高效且可持续的决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不仅通过我们的政府间水文计划和世界水评估计划,还通过我们的科学伙伴机构,支持各国的水教育和以改善水管理为目标的能力发展。”
2022年度《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图片,图源教科文组织
《报告》指出,地下水往往水质优良,这意味着可以安全且经济地使用,无需复杂处理程序。它通常是为农村安全供水的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某些地区——如撒哈拉非洲和中东——拥有大量非再生性地下水资源,可供提取以保障水安全。与此同时,这一行为对后代的影响以及存储枯竭在经济、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后果不应忽视。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广阔含水层所蕴含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利用。这里只有3%的农田配有灌溉设备,且其中只有5%使用地下水。相比之下,北美和南亚的地下水占灌溉设施调配水量的比例分别为59%和57%。
这种低使用率并不是由于缺乏可再生地下水(实际上通常很丰富),而是由于缺乏对基础设施、体制、专业人员培训和资源知识的投资。通过扩大灌溉面积,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和作物多样性,地下水的开发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因为含水层的蒸发损失比地表水库低得多,含水层系统储存季节性或偶发性地表水盈余的能力可用于改善全年淡水供应。譬如将地下水储存和抽取纳入城市供水规划的一部分,这将提升遭遇季节性变化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为了释放地下水的全部潜力,我们需要做什么?
1. 采集数据
报告指出了地下水数据缺乏的问题,并强调地下水监测往往是“被忽视的领域”。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通常由国家和地方的官方机构负责,为了改善目前状况,可以借助私营部门力量。况且石油、天然气和采矿行业已经掌握大量关于地下深层区域(包括含水层)构成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我们应强烈鼓励私营公司与公共部门专业人士分享这些数据和信息,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2. 加强环境监管
由于地下水污染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必须予以避免。然而,由于地下水的隐形性质,执法工作和对污染者的起诉往往具有难度。防止地下水污染有赖于合理的土地规划和适当的环境法规,含水层补给区尤其如此。鉴于地下水的公共利益性质,政府必须承担资源保管人的角色,以确保公平分配地下水的使用权和获利,并确保资源可供后代使用。
3. 加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在许多国家,相关机构和地方及国家政府的工作人员队伍中普遍缺乏地下水专业人员,加上地下水管理部门或机构所得授权、资金和支持不足,导致不能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管理。政府对地下水相关机构能力的建设、支持和维护的投入至关重要。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