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水生态监测已然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热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试点。而在《“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明确强调要增强水生态环境监测。
从之前水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关注COD、氨氮等指标,到现在水生态监测把鱼、水生植物乃至浮游生物纳入监测范围。围绕水生生物开展的水生态监测工作,如何选取关键指标?此前试点效果如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为什么要开展水生态监测?
水生态监测是指对水生生物及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生境、水质理化和水文等指标开展的监测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生态监测业务主管、高级工程师李曌告诉记者,“与水环境监测反映水体的污染状态不同,水生态监测的目的是反映水生态系统的质量、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生态系统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我国水生生物监测工作开展历史悠久,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召开了第一次环境生物监测工作会议,1993年编写出版《水生生物监测手册》,并在这个时期初次建立起国家水生生物监测网,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生物监测例行工作。
事实上,为解决河湖水污染问题,我国生态环境部门曾将监测工作重点放在水体理化方面。伴随着我国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效,水环境理化指标为代表的优良水体比例提升显著,水生态系统失衡的问题成为碧水攻坚战的突出短板。
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问题亟待突破。水生态系统失衡的突出短板补不上去,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就很难全面实现。
“以水生态监测评估水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准确识别水生态问题,反映水生态治理成效,对支撑水生态考核工作,引导地方开展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李曌说。
监测的关键指标如何选取?
李曌告诉记者,水生态监测的指标分为水生生物、生境、理化、水文等指标类型。
其中,水生生物指标指水生态系统的常见生物类群,包括鱼类、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含水华)、浮游动物等种类、数量等;生境包括岸线利用情况、水源涵养区植被情况、水体连通性、人类活动情况等;理化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常规水质指标;水文指标包括水位、水量、水面面积等。
繁多的指标下,如何选取关键指标来准确评估特定水生态系统变得尤为重要。“以这些指标为基础,根据当地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在指标中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敏感的指标纳入监测与评价体系,充分反映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情况和水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情况。”关于水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李曌这样解释。
关键指标的评估作用,在松花江水生态改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2年—2017年,松花江干流良好状态的断面比例从16.7%增加到80%,轻度污染状态的断面比例从66.7%下降到 10%。而松花江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在水生生物学评价指标的评价下更显著。
“松花江干流黑龙江省辖区底栖动物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松花江流域物种总数从2012年的113种增加到目前170种以上,下游增加的物种多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指示清洁的襀翅目、蜉蝣目、毛翅目种类动物。同时部分断面优势种发生了变化,从指示污染的物种转变为指示清洁的物种,反映出水生态质量正在逐渐改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丁页表示。
水生态监测试点成效如何?
从2012年开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松花江流域连续10年开展水生生物试点监测工作。2019年起,开展长江经济带水生生物试点监测,2020年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拓展为重点流域水生态状况调查监测。
丁页告诉记者,依托“十二五”水专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开展系统研究,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涵盖物理生境、水生生物、水体理化要素指标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编制了《河流/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指南由总站下发至各地方监测部门进行试用,收到较好的成效。
目前,以生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监测评价逐步引起重视,监测评价内容也由最初以水体服务功能为主,转变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中指出,要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全国重点流域及青藏高原地区水生态调查监测。
对于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全面推开,丁页显得信心十足:“近年来,浙江、辽宁、黑龙江、湖北、云南等地方监测站以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等流域监测机构均开展了水生态监测试点,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为下一步全国范围内开展水生态监测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