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一文读懂生态旅游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1-01-12 14:22:10   来源:今日头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文读懂生态旅游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方式和重要途径,是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内容。基于对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展望,本文从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发展成效与成功经验来进行总结和阐述。

  

  绿维文旅遵循绿色生态理念,可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自然保护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旅游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景观设计、生态产业导入等服务。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从概念引进到接受理解(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和从多种实践到典型示范(2001年至今)两个大的阶段。

  

  国内正式引入“生态旅游”一词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之后20多年的时间里,生态旅游在国内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旅游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举办一些重要会议的同时,也在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生态旅游的总体形势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的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区建设,有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总的情况是发展很快、成绩很大,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但是前景光明。

  

  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形势喜人,无论从政策、产业,还是学术研究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都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更大的投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政策层面: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产业现状: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至今,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态旅游产业虽然还不能进行独立核算和统计产业体量,但生态旅游产业的特色和规模已经形成。此外,生态旅游发展带动了就业增收能力,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新渠道,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消费的新引擎,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旅游兴趣的增强反映了一种不断高涨的时代潮流,那就是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正成为一种时尚消费。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形式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并注重参与性。

  

  学术研究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生态旅游的概念体系、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已基本清晰,其理论“范式”也初步成型。生态旅游是在围绕大众旅游与替代旅游、特定主题旅游、可持续旅游等相互竞争的语境或背景下产生的。国内学者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讨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本质,并在客观上形成和积累了一套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概念体系。在发展过程中,还相继产生了相关的教育机构、生态旅游相关协会与学术组织。特别值得一提和令人欣慰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生态旅游研究领域一直在研究项目上给予关注与支持,国家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也对生态旅游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给予了支持。到目前为止,生态旅游的研究内容逐渐聚焦,研究问题逐渐清晰。

  

  与生态旅游相关的研究理论得到深化: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从理念引进到消化吸收的过程中,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得以深化。包括(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2)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3)基于生态旅游容量的生态承载力理论。(4)基于可持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论。(5)基于社区参与的利益相关者理论。(6)基于国际理念的生态旅游本土化理论。

  

  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基本形成: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中国政府于1956年在广东先行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此后,伴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逐年增多,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分工和行业特点又相继建立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含海洋公园)、沙漠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8900多处,总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已达2992处。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本土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些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

  

  中国自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已相继发布多个关于自然保护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政策指导文件。中国借开展国家公园试点的契机,最终目的是重组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同时也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纳入生态旅游运营:政府层面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及政策环境。迄今为止,在我国涉及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旅游活动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有《旅游法》、《旅游基本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旅行社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国家现有法律的基础上也相应地制定了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及政策。

  

  在此过程中,国务院在1999年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在2000年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确立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基本原则;国家环保总局于2004年在《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环评审查和生态环境监管重点;2015年环境保护部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2016年环境保护部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述法律法规为生态旅游的有效运营提供了现实依据。

  

  生态旅游管理体制得到完善: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主要为生态旅游者、当地社区、政府或行政机构和旅游经营者、其他产业部门以及NGO组织。生态旅游产出的效益在各利益相关之间实现合理分配,是一个动态的作用过程。各利益相关者依赖各自掌握的资源,对其他各方施加作用,最终各取所需。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作用关系是生态旅游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其成败的关键。利益分配的动态过程始终贯穿在生态旅游管理的框架之中,其中政府的协调与调控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生态旅游已成为实现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环境教育及社区发展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初步显现: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禀赋丰富,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巨大,其产业规模和体量已初步显现,并引领生态产业的全面发展。

  

  因此,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生态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生态工程以及生态产品等旅游价值的实现。

  

  生态旅游对实现自然保护、环境教育及社区发展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其中3个方面最为显著。

  

  作为生态保护的适用途径:生态旅游既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合理利用方式,也是对生态系统的一种有效管理途径。近年来的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的进一步认识。由于自然具有文化属性,现价段的自然保护已是文化性的自然保护。无论是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都是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自然得不到保护,受到破坏甚至消失,生态旅游也便无从谈起。

  

  作为环境教育的实用手段:环境教育为旅游者提供深度体验的机会。为了使生态旅游者获得深层次的旅游体验,需要深入了解和把握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和旅游景区的环境特征,以便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生态旅游不仅要承担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效果,同时要借助环境教育设施、经过周密的环境设计和环境解说等环节而进行环境教育活动。

  

  作为社区参与的有效策略:社区参与的目标就是维持社区的可持续生计。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是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利用,使当地社区得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它要求在享受自然地同时保护自然,减少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它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获得收入,提高整体生计水平。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多重经济的繁荣,从而减轻社区居民对当地资源的依赖。实践活动表明,社区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生计策略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生计结果,但同时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