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爆款电视剧《狂飙》究竟有多火?
《孙子兵法》卖断货,
咖啡以后要干嚼,
压力山大棒棒糖,
肠粉“不要”加酱油,
最后来碗猪脚面。
伴随《狂飙》出圈的可不止这些,交织发生在2000年、2006年、2021年这三个时空的故事,选取一个新旧时代衔接的“舞台”十分重要。
在剧中,充满岁月斑驳痕迹的骑楼街、市井烟火气息浓郁的市场、年代感十足的华侨祖屋……“京海市”将记忆里的“二十年前”重新带回眼前,氛围感直接拉满!
那么,“京海市”究竟在哪里?其实,《狂飙》“京海市”的主要取景地在广东江门,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这里既保留了老洋楼,也有浓厚的都市气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提起江门,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有一个段子曾“调侃”江门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城市: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都是广东各地的朋友,只有我一个江门人,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被问江门在哪里?如果你的外地朋友要来找你玩,到了广州有广州塔、长隆欢乐世界、中山纪念堂......而到了江门,江门有小鸟天堂、小鸟天堂、小鸟天堂。
1933年,巴金先生游览江门后写下散文《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的天堂》课文节选)”
这篇散文被多次选进小学语文教材,历经一代代人诵读,江门的“小鸟天堂”名扬天下。
小鸟天堂位于江门新会天马村天马河河心沙洲上,主体是一棵长于明末清初的水榕树。其树枝须根及地,扎入土中萌发,长成新的树干,经年累月,水榕树独木成林,覆盖面积达1.3万平方米,林中栖息着数万只鸟雀。
长期以来,小鸟天堂景区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建设湿地,扩大生态保护区域,现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鹭鸟孵化基地之一,每年从小鸟天堂孵化的鹭鸟有3万多只。
其实,在江门“鸟的天堂”不是只有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开平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台山市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鹤山市古劳水乡湿地公园等都是江门市候鸟栖息地和观鸟胜地。随着自然环境持续向好,前来江门市“做客”、定居的鸟类越来越多。
江门有着丰富的森林、湿地和水域资源,是鸟类选择在此栖息、越冬的重要原因。当前,江门市森林面积达42.92万公顷,湿地和水域面积有174627.3公顷,将近珠三角水域和湿地总面积的22%。
伴随着《狂飙》的热度,“江门游”也在一路狂飙。根据携程数据显示,最近半个月来,广东江门的旅游搜索访问量环比前半月增长163%,带动整体旅游订单量环比增长121%。
网友纷纷表示“江门这座宝藏城市再也藏不住了!”
江门一直是一座生态优美、宜业宜居的城市。这里依山傍水,环境宜人,走在街边来碟肠粉,午后闲暇泡上一壶陈皮普洱,这就是江门人最“地道”最寻常的生活方式。
资料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末,新会就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奖旗;20世纪80年代末,江门市成为全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市;2015年,江门市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森林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支撑体系四大体系建设。2017年10月,江门市获批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江门还拥有多个“国字号”荣誉,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
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市生态文明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健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动真碰硬,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蓝天常在不再成为奢望,清澈水网泽被五邑大地,“两屏两江一带三网多点”市域生态格局渐次形成。
2022年,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向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改善,主要考核指标PM2.5平均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连续三年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值,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持续下降;
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36条重点一级支流51个考核断面水质Ⅲ类及以上比例达98.0%,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要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能力突破90万吨/年,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再谱新篇,恩平市成功创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开平市荣获“2022年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经验做法收录典范案例。
……
当下的江门,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她的美,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编辑:李琳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