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代表委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我们强化上游意识、担负上游责任,加快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代表说,今年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紧盯8个未达标国考断面,力争实现达标率100%,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王波代表建议,出台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激励方案,探索更多务实管用的办法,让用水多、治水差的多付生态补偿资金,省水、治水好的多受益,以更大力度保护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福建福州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侯艳梅代表建议,常态化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积极倡导垃圾减量、绿色消费,深入践行低碳生活、适度消费的理念。探索建立垃圾处理费按垃圾分类质效差异化征收制度。此外,要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垃圾分类联动机制,强化责任人制度,对分类成效显著的单位、住宅区、家庭等给予激励。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浓缩化是洗涤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浓缩洗涤产品消费比例不足4%。”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代表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洗涤产品浓缩化发展,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浓缩洗涤产品。健全绿色认证和标识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开展浓缩洗涤产品的科普宣传,倡导绿色消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江西抚州市委书记夏文勇代表说:“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和具体举措。抚州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近年来在生态产品确权、核算、评估、交易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我们在实践中,也遇到了生态产品价值度量难、变现难、交易难等普遍存在的难题。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生态资源的有效流通、让渡、处置、变现通道难以打通。”夏文勇代表建议,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明确生态产品交易品种,制定交易规则和制度,探索开展绿化增量和清水增量等责任指标、森林覆盖率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发现、实现和变现。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将极大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代表表示,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加速应用绿色新技术,以绿色力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朱华荣代表建议,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推进绿色低碳工艺技术革新,打造一批绿色智慧工厂。发挥好产业链“链长”作用,强化对产业链碳足迹的跟踪,加强对供应链碳排放的管控。
结合“双碳”目标和大湾区的区域优势,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提出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的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同时具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这三大滨海蓝碳系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互补性强,具有发展蓝碳的得天独厚优势。”马化腾代表建议,开展大湾区蓝碳生态系统基础调查与检测,制定战略规划,建立数据网络系统;加强海洋协同保护管理,开展固碳增汇技术研发,重建高生物量、高碳汇型水生生物群落,完善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加大对蓝碳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
加快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其上游原辅料材料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材料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光亮代表建议,进一步重视新一代动力电池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制定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同时,支持贵州省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布局前沿技术研发,带动产业创新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足迹政策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代表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