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齐河县祝阿镇前颜村,村牌下的“美丽乡村”字样格外夺目,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边,新垒砌的花墙里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房前屋后张贴着“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等图文并茂的宣传标语。
沿着红色的指示牌,记者找到了位于前颜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幸福食堂”。
70岁的村民颜士河对记者说:“黄河滩里干了一辈子农活,老来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齐河县祝阿镇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我们建了幸福食堂。”
齐河县祝阿镇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由省、市、县三级选派10人组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环境处二级调研员韩京安担任队长。
韩京安告诉记者:“我们自2019年7月入驻以来,扑下身子,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两年努力,较好地履行了守初心、担使命、强服务、促振兴的工作职责,帮包的王坊村等5个重点服务村集体收入翻了几番,祝阿镇也成功创建为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只要肯干加实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据了解,齐河县祝阿镇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根据山东省委“万名干部下基层”部署安排,于2019年7月11日成立,负责帮扶祝阿镇及所辖王坊、坡赵、王辛、前颜、贾坊5个重点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10名队员分别来自省市县的政府机关、院校、企业,只有1人来自农业农村部门,大家对“三农”知识储备不足,再加上地方上对乡村振兴方针政策了解不深,不清楚乡村振兴怎么做,5个帮包村产业基础非常薄弱,村集体收入年均只有两三万元。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困难重重,有的队员“挠头”了。
“要是不难,还用派我们来吗?我们就是来解决难题的,农村工作不熟悉,我们就边干边学;村里没产业支撑太穷,我们就想办法让村里变富。只要肯干加实干,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队长的韩京安给大家鼓劲打气。
按照山东省委对乡村振兴服务队提出的“到位不越位、帮办不包办、参与不决策”的职能要求,服务队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4方面的主要职责,即当好参谋助手、搭建平台桥梁、争取资金政策、推动项目实施。同时,与祝阿镇党委、政府建立了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解决服务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问题,与全镇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
为强化党建对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的引领作用,服务队建立了党支部,选举成立支部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建立了“1+2+3”管理运行机制。“1”是队长负责制,服务队队长对服务工作总协调、负总责。“2”是根据5个帮包村的基础条件和特点,按产业发展重点划分为两个片区,各由一名副队长牵头组成4-5人的工作团队,群策群力靠上服务。“3”是根据乡村振兴5个方面内容和队员特长,成立产业发展、生态与文化、组织与人才3个学研小组,加强对农业领域政策的学习研究,切实提高服务工作水平。
韩京安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以重点帮包村为基础,依托齐河县全域旅游文旅产业优势,挖掘村庄现有资源,一村一品,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采摘、观光休闲、参与体验、温泉民宿、健康养老等文旅休闲康养产业。通过帮扶,助力祝阿镇打造乡村振兴‘齐河样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
“乡亲们那深情的目光,让我们倍感温暖”
“入驻伊始,我们先后16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搞调研,足迹遍及帮包村20%以上住户。一脚泥、一身汗、一杯水、一席话,我们发现只有和乡亲们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在调研基础上,我们以人居环境改善、农业生产和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实实在在地为乡亲们解决了村庄路灯不亮、垃圾乱堆、污水乱倒、休闲无场地、创业无门路等一批急难愁盼的问题后,乡亲们那深情的目光、暖心窝的心里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和欣慰……”2021年4月17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驻村工作队座谈会,韩京安作为工作队代表动情地汇报。
乡亲们那份知足的乐观精神,那份对党的感恩,不仅给队员们带来巨大的鼓励,更增添了为乡村振兴而拼搏的动力。
今年57岁的秦光杰,是山东黄金集团阿尔哈达矿业有限公司纪检部长,担任服务队副队长。在贾坊村项目招商引资中,他了解到老村址地下富含温泉这种宝贵资源后,敏锐地意识到可以与村里的水、田、林、湿地等资源结合,进行文旅开发利用。他反复找村里的老人打听,终于确认了50年前省地质勘查时温泉的具体位置,为振兴乡村产业注入新元素,既节省了资金,又丰富了产业开发项目。
为将贾坊村整体开发建设设想落到实处,秦光杰带领队员康卫利、李家民等往返30余趟,对接协调元一集团齐河公司,仅现场踏勘调研就达十几次,直到敲定高定位高标准开展“齐河·贾坊国际儿童艺术美丽乡村”项目概念设计规划。目前,项目单位已投资200万元完成规划形成蓝本,开发建设拟投资总额从原来的两亿元提高到7.36亿元,建成后将增加就业岗位千余个,年税收过千万元。贾坊村也将从黄泛区的穷村庄迎来“金娃娃”。
服务队员闫小伟是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一名助理工程师,2019年7月组织安排他下派帮扶时,妻子怀孕正在妊娠期,反应强烈。在妻子最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刻,他毅然决然地奔赴乡村振兴服务第一线。
“每次回家,进门先去抱抱孩子,抱着就不舍得放下。”闫小伟说。
“你们就是共产党派来王坊村的恩人”
在前颜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摆放着全麦面条、香熏鸡等特色农产品;楼前广场上展示着前颜村规划图:打造国际生态城乡村产业发展桥头堡等三大功能,优先建设老家石磨坊、颜家豆腐坊等十大特色项目。
谈到村里未来的发展,年轻的前颜村党支部书记于红伟信心满满:“我们村子小,43户127口人,从原来的滩区泥巴窝,变成现在的美丽乡村,仅健身小广场就建了4个。多亏了服务队,指导我们成立山东龙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请了注册商标,发展特色产业,我们村集体收入越来越多,村民日子也越过越好。”
为加快帮包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服务队先后筹措资金460万元,为帮包村铺设花砖4.5万平方米,修建生产路1800米,修缮排水沟4600米,安装光伏照明灯157盏,种植白蜡、国槐、石榴等十余种绿化苗木,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发展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
韩京安告诉记者:“为发展‘联村共建’,服务队先后整合资金400多万元,建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20个、棚间鱼塘7处,增加了帮包村集体收益,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勤劳致富。”
据了解,在服务队的指导帮助下,5个帮包村集体收入从以前年平均不到5万元(最低的仅两万元左右),到现在所有帮包村集体年收入平均超过15万元,超过德州市要求达到的10万元目标。同时,在集体产业带动下,农民收入也得到提高,帮包的王坊村村民仅土地流转这一项,每年可增加土地流转费60万元,通过承包蔬菜大棚年增加收入50余万元,合计超过百万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服务队帮助打好“外引牌”,牵线山东财经大学建立6个教学实践基地;指导念好“内育经”,培养本土的“田秀才”“土专家”,组织村干部、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骨干等近百人次外出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向镇党委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党组织负责人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建议》,助力全镇“头雁工程”向基层延伸,通过开展定期交流、廉政党课、主题党日、外出学习等活动,极大提升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王坊村送来的感谢信里,“你们就是共产党派来王坊村的恩人”等话语,令人动容。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