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获得国务院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督查激励,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达到31微克/立方米,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7%,均为历年最佳……
十年砥砺奋进、实干争先,十年日新月异、精彩蝶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系统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的潍坊,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940万鸢都人民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
聚力构建“大环保”格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十年,潍坊市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担纲领衔生态环境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实现环委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顺利完成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员环保”,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发力,“大环保”格局基本形成。
党建与生态环保工作实现深度融合。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各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特色鲜明,形成了以“党旗红·生态美”党建品牌为引领的品牌矩阵。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执法”为主线,打造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生态环保铁军。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PM2.5浓度、PM10浓度改善率均在45%以上,SO2浓度改善率达到8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5年的196天增加至2021年的289天;省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Ⅳ类水体及以上;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潍坊市先后开展了“三八六”“深化三八六”“亮剑2019”“决胜2020”“三清行动”“2022八个专项行动”等,坚决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四减四增”行动,先后实施重点治理项目5000余个,污染防治攻坚各阶段目标任务全部完成。
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7.9%,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削减75.9%、95.9%、95.2%、78.5%,绿色低碳已成为潍坊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科技赋能管控一体化,执法普法助力解难题
这十年,潍坊市坚持科技治污精准赋能,聘请“一市一策”专家团队进驻,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先后建设了城市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交通污染监测站、VOCs组分监测站等,广泛运用激光雷达、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等“空天地”一体化巡航监管模式,问题发现、污染溯源更加精准高效。开发建设“云上智环”综合管控平台,构建覆盖主要业务领域的生态环境智慧管理体系,荣膺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环保优秀案例。
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出台《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5部法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生态环境执法各环节和全过程。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全面推行“正面清单”“轻罚不罚”等制度,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深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同联动,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累计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8万余起,推动解决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群众信访问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先后5次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
生态创建成果丰硕。峡山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诸城市、高密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滨海区、经济区先后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称号。临朐县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奎文区获评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十强县。
双保双促添加绿动力,筑牢环境安全“防火墙”
这十年,潍坊市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高标准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双保、双促进”为核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行“一企业一目录”,主动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争取上级资金18.5亿元,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峡山区获批全域EOD模式国家级试点,吸引投资129亿元。
2021年,中央及省内媒体代表团到潍坊开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
环境安全常抓不懈。潍坊市树牢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环境风险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医疗废物、环保设施安全、核与辐射等重点领域,探索开展网格化常态巡查机制,推动风险隐患动态“清零”。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市、县、园区、企业四级应急预案,分区域筹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宣传深入人心。潍坊市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持续开展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市生态环境政务微信、微博长期排在全国前列,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潍坊市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