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从路边观察城市自然生态

发布时间:2021-01-11 21:24:48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城市的路边有什么?城市里的孩子该如何与自然产生联系?

  

  为了寻找答案,从2017年6月起,大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共同打造名为“路边的自然”环境教育公益项目。从项目的课程研发到志愿者讲师招募培训,再到学校合作以及成果汇总,双方全情投入并主张原创。他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有机会亲近社区,了解自然。

  

  “城市的路边与乡村的田野一样,同样拥有有趣的自然环境,城市里的孩子也有渠道与自然产生联系,只是方式不太一样。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自然的眼睛和听见自然的耳朵,因为大自然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大自然保护协会战略发展部总监周璐璐说。

  

  “看看路边有什么”

  

  如果说“路边的自然”与其他项目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强调走出教室,观察自然,然后带着问题和发现重新回到教室,进行系统学习。

  

  项目课程设计的第一节课就是课外实践课“看看路边有什么”。项目组会提前向学生发放《学生任务手册》、水彩笔、绘本等材料,手册中则包含外出活动任务卡、课程任务以及作业等,用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自然、聆听讲解。

  

  为了上好这堂课外实践课,项目团队积极协调当地城市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代表性公园,作为实践课的场所,如北京植物园和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学校可根据时间安排和地理位置,自由选择开展活动。

  

  此外,每节课外实践课还安排了2~3名动植物方面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提供专业知识讲解,增加互动性。

  

  而随后的3节课程则为室内课,老师会让学生上台展示在实践课搜集来的植物标本等,并进一步展开联想与讨论。

  

  “之所以采取‘1+3’的形式,是为了达到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内容的统一。”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项目开发部主任龙庆刚介绍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直观而生动的触摸、观察和记录是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书本上的知识会显得刻板和说教。先从课外体验和认知出发,再走进课堂开展深入的探讨,孩子们会更有代入感和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去了解路边的植物、动物和城市生态

  

  课外实践课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对动植物和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后续的课程则在此基础上,有了系统而深入的延伸。

  

  记者留意到,后3堂课的主题分别为“路边的植物”“路边的动物”及“人与自然”。前两者分别引导学生了解城市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栖息环境,最后一个则涉及城市生态系统知识,关注城市中人和动植物及自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通过个人行为的改变,保护城市中的自然生态。

  

  这些课程都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汇聚了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比如在“路边的植物”课程中,老师在引导学生描述城市常见的植物种类后,会穿插银杏、玉兰、柳树这些常见植物的故事。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老师还充分利用游戏环节,如“植物蹲蹲看”“植物拼拼看”,将学生分组比赛,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了解植物和自然的关系。

  

  此外,大自然保护协会还为课程提供了专业的环境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对路边的自然有更深入的理解。

  

  “它是那个最常见、最不起眼却对我们意义非凡的地方”

  

  短短的4节课让许多同学都意犹未尽,因此,有不少学校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开展了环境教育的融合与延伸。

  

  在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老师配合校外活动开展了“设计蚯蚓的家”课程,带领学生以废弃的饮料瓶为容器,用泥土、石头、苔藓等制作了生态瓶;北京市树人·瑞贝学校结合雨洪管理的视频,指导学生进行了城市设计并绘制宣传板报。

  

  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课程,让绿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了芽、生了根,他们用笔记录下了自己参加课程的感受与收获。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三年二班的邱梓湘同学写到,她不仅了解了身边很多植物的生长习性,还能够区分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东四九条小学四年级二班的段秋雨同学则感慨,“我原本以为,‘路边’是一条小路的一个角落。但我错了,它是那个最常见、最不起眼却对我们意义非凡的地方。”

  

  多年从事自然教育的NGO专家谭羚迪表示,“让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大自然,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比如上学、放学路上或者在家里,只要孩子有机会与自然接触,稍加引导就能对自然感兴趣。”

  

  经过近8个月的策划和实施,“路边的自然”项目吸引了十几所学校、近700名学生的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也为所有参加项目的老师和学生颁发了特别制作的证书,鼓励他们继续关注路边的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