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省省级地方两会陆续召开。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都在本届全会中新设了“环境资源界”或“资源环境界”界别。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国和省级政协的换届之年,这一变化有何深意?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政协界别是怎么确定的?
目前,十三届全国政协共设置了34个界别,分为党派(10个界别)、人民团体(8个界别)、以行业为基础划分的社会各界(11个界别)、按民族设立的少数民族界别、按宗教信仰设立的宗教界别、按地域设立的香港、澳门两个特邀人士界别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界别等7种类型。省级及以下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基本以上级政协的界别设置为遵循。
201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界别设置,增强界别代表性,更好反映各界各方面愿望诉求”。
正如《意见》中所述,政协界别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和组织属性的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社会性。界别的每一次变化,都顺应了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发展要求。
例如,在七届全国政协中设置了31个界别,界别中增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并将“港澳同胞”分为“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共设34个界别;九届全国政协保持34个界别,对5个界别更名,“对外友好团体”改为“对外友好界”,“社会救济福利团体”改为“社会福利界”,“少数民族”改为“少数民族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分别改为“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十届全国政协延续设34个界别,对两个界别更名,“农林界”改为“农业界”,“社会福利界”改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
这一变化有何深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多位委员表示,新设“环境资源界”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质要求的具体举措。
作为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会议“环境资源界”委员之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表示:“这意味着安徽省对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保护的重视,也让自己对今后的工作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和决心。”他指出,环境资源涉及面广,需要同一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们汇聚到一起,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利用以及绿色环境治理工作抓牢做好。
“环境和资源,应该说是每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基础因素,也是当前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一道必答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范波芹表示,“新设立的界别能更好地发挥众智众力,强化我们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研究。”
四川省政协委员张迅则表示,增设“资源环境界”符合四川发展实际,委员们应当利用好这个平台,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高质量提案助推高质量发展。
“环境资源界”委员来自哪里?他们都关注什么?
在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名单中记者发现,新设的“环境资源界”包括19名委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添,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爱华等均在其中。
同属环境资源界别的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关注到,北京近年来持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但部分区域缺乏从技术选择、设施建设到运营管理的统一、系统性规划,存在设施选址、工艺和处理规模不合理等问题。
今年浙江省政协“环境资源界”共有16位委员,他们分别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所涉猎的领域有自然地质资源、林业绿化、能源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等,大多与环境资源相关。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范骁辉多年来一直关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他的调研报告和发言材料中,“绿色科技”“生态产业”“未来健康”等关键词频频出现。“我希望联合其他委员一起,在环境资源领域推动设立高能级科创平台,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政协今年新亮相的“环境资源界”共有15位委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潘国林说,作为一名自然资源领域的工作者,他主要关注的还是“资源”和“环境”,“环境”与“资源”是对立统一的,“当前我们既要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如何协调统一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这个界别的委员需要探索的事情。”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