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国民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的趋势,特别是经历了本世纪初沙尘暴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后,近20年来沙尘暴活动持续减弱。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成来副研究员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详细的资料分析和准确的模型计算,发现地表风速减弱、植被增加、土壤变湿是造成我国北方近20年沙尘暴活动减弱的原因,总体上看,气象要素变化是主要驱动因子。本报约请吴成来副研究员对此做详细介绍。
1.近二十年沙尘暴活动持续减弱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定义,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我国北方是沙尘暴多发的地区之一,沙尘暴的发生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北方和上游的蒙古国地区分布着广袤的沙漠和沙地,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每逢强风天气易发生沙尘暴。特别是每年的春季,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北方时,在冷空气前端的冷暖气流交汇处,风速极大,尘土被卷入空气中,进而随气流输送到下游,造成我国上空大范围区域受到沙尘的覆盖。
本世纪初,几场不期而至的沙尘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2000年4月18日至21日,内蒙古中西部、甘肃河西发生沙尘暴,部分地区发生强沙尘暴(能见度小于500米)。2001年4月初的连续两次强沙尘暴给我国北方带来了巨大影响。2001年全年共有22次沙尘天气过程,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沙尘天气频次最高的一年。2002年3月18日至22日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影响了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城区的最低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
经历了本世纪初的几场强沙尘暴,此后沙尘暴活动慢慢减弱。虽然2006年、2010年均有强沙尘暴,一度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但在2010年以后,强沙尘暴天气已经明显减少,以人为污染物影响为主的雾霾天气逐渐占据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问题。本世纪以来,我国北方气象站点平均的沙尘暴天数从2001年的3.5天减少到了2017年的0.2天左右,减弱明显。虽然近几年沙尘暴又有所增强,如2021年我国北方发生了2次强沙尘暴,但全年的沙尘暴天数仍明显少于2000年至2002年的水平,近二十年来沙尘暴活动仍为明显的减弱趋势。
由于沙尘暴的发生受到风速、降水、植被覆盖、土壤干湿状况等多要素的综合影响,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些要素出发,揭示沙尘暴活动减弱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2.地表风速普遍减弱
沙尘暴过程中风速很强,往往伴随着“尘土飞扬”,甚至“飞沙走石”。从物理上来看,风速对沙尘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风导致尘土卷起,风力越强,卷起的尘土越多;二是强风对沙尘的输送作用显著,风力越强,输送越强,对下游的影响越大。因此,风力越强,则沙尘暴越强。由于空气运动的能量正比于风速的立方,风速的增加会导致起沙量急剧增加。
近二十年来,我国北方和蒙古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风速呈减弱的趋势,特别是沙尘暴最强的春季,减弱最为明显。东亚主要沙尘源区的春季平均风速从2001年至2002年的5.1米/秒减弱到了2016年至2017年的4.8米/秒,平均减弱趋势为每10年0.17米/秒,16年间减弱了5%。分析还发现,风速的减弱特征主要体现在强风(大于10米/秒)的出现频次有明显的减弱。由于强风对起沙量的贡献最为显著,强风频次的减少会导致起沙量明显减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沙尘暴强度的减弱。
3.中国地表“变绿”显著
植被的存在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一方面,植被覆盖直接减少裸露土壤的面积,从而减少能够起沙的裸土范围;另一方面,植被作为最主要的地表粗糙元,会吸收大气下传的能量,从而减少作用于地表的拖曳力,提高地表的抗风蚀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表明,中国植被覆盖显著增加,地表“变绿”显著。根据美国宇航局卫星观测显示,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4%,其中25%来自于中国。虽然中国的植被面积只占全球的6.6%,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植被都显著增加,有效地降低了裸土的面积。
同样利用卫星数据,我们发现,在东亚主要沙尘源区,年平均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从2001年的0.38增加到了2017年的0.48,增加了26%,包括我国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上植被覆盖均增加明显。另外,在沙漠和沙地的下游地区,包括华北、华中及以南地区,植被覆盖也有明显的增加,极大地减少了沙尘暴移动过程中沿途沙源和本地沙源的贡献。
4.我国北方土壤总体变湿
土壤水分对沙尘暴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土壤粒子的黏合力,从而提高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其间接效应还通过促进植被生长对风沙活动起到抑制作用。刻画土壤干湿程度的变量是土壤湿度。由于表层土壤湿度的变化易受近地面气温、湿度和地表降水的影响,因而表层土壤湿度对大气状况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
最近很多学者注意到了我国西北气候存在暖湿化的趋势。我们的分析也发现,近二十年,除了我国西北,我国内蒙古、华北、东北以及蒙古国的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都有增加的趋势。据估算,2001年至2017年,沙尘源区的土壤湿度在16年间普遍增加了5%至30%。总体上看,主要沙尘源区上的平均土壤湿度增加了近12%。
5.不同因子贡献的定量估计
由于风速、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对沙尘暴影响的程度不同,要分析究竟哪个因子起主导作用,就需要定量估算各个因子的贡献。为此,我们利用了团队自主开发的起沙模型。该模型基于经典的风蚀起沙物理学理论,根据地表上沙尘粒子的运动过程推导得到。
上述起沙模型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一个部分。在本研究中,通过输入2001年至2017年历史的逐小时风力条件(即风速)以及地表条件(植被覆盖、土壤湿度),我们可以估算出2001年至2017年东亚地表起沙通量(该试验称为“基准试验”)。为了分析某个特定要素的影响作用,如风速的作用,我们设计了“敏感性试验”:假定其他要素都固定为2001年的水平,而只有该特定要素具有历史变化特征,同样对2001年至2017年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敏感性试验和基准试验的结果,可以区分出风速、植被覆盖、土壤湿度等不同要素对2001年至2017年东亚起沙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我们开发的起沙模型很好地模拟出了2001年至2017年东亚沙尘暴频次的年际变化和减弱趋势,模拟的起沙通量与观测的沙尘天数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5。从变化的原因来看,沙尘源区上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土壤变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别贡献46%、30%、24%。可见,风速减弱起主导作用,而植被覆盖增加和土壤变湿也有关键作用。
6.气象要素变化是导致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原因
风速、植被覆盖、土壤湿度作为地球气候环境的重要组成,受到整个气候系统演变的影响。总体上看,气象要素变化是近二十年来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升高使得高-低纬度间的温度梯度减弱,从而导致风速减弱。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成长,特别是在土壤湿度也增加的情况下,可能是造成植被增加的重要原因。另外,全球变暖可能使得东亚雨带北移,从而导致我国北方变湿。因此,全球变暖可能是造成近二十年来东亚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幕后推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周期性,将来也可能会导致风速、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发生扭转,从而使得沙尘暴活动增强。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北方沙尘暴有所增强,如2021年我国北方就受到2次强沙尘暴过程的侵袭,影响极大。因此,综合来看,尽管未来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沙尘暴活动继续减弱,但考虑气候系统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未来沙尘暴减弱趋势也有可能发生扭转。这种扭转是否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目前并没有研究结论,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未来我们将利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对沙尘暴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