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发布时间:2022-01-11 19:48:03
阅读量: 39322

前几天在某乎上看到有人说: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这让我想到了上大学报道的第一天,一位室友来自安庆,我来自皖北,我们热情地握了握手并用普通话亲切地交流着,一旁的北京同学纳闷,你们不是老乡吗,怎么不说家乡话?我俩面面相觑,听……听不懂。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安徽话。

如果你听到一个安徽人说家乡话,并且你大部分能听懂,那这个人估计是皖北人;如果你可能会偶尔听懂几个词,那他可能来自安徽中部地区;如果你时而觉得他在说泰语、时而觉得像日语,有时候又像韩语,那他多半来自皖南地区。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对于安徽人而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听不懂我在说啥。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长江与黄河。

它俩合力把安徽切成了三大板块,也造就了从皖北到皖南不同的风貌。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小时候安徽天气预报一般都是这么说的:今天夜里到明天,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北部有中到大雨,江南阴天到多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或许是不太准确的。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Karelj

今天,淮南、淮北和宿州、蚌埠、亳州、阜阳,都属于皖北地区。

这里拥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土地肥沃、河渠纵横,是中国最早种植小麦的地方之一,所以皖北人多以面食为主,口味上也爱重油咸香,更接近北方地区。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河北特产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就是从阜阳的太和羊肉板面演化而来的;而宿州人对萧县面皮的执着与喜爱也绝对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至于淮南牛肉汤,应该是分布最广的皖北美食代表了。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穷游er 小白520旅游

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楚汉文化、淮河文化、老庄文化在此碰撞、交流,也造就了皖北人豪爽大方的性格。

一代枭雄曹操、到副业炼丹、做豆腐,主业造反的淮南王刘安,再到从放牛娃到当上皇帝的朱元璋都是来自皖北的硬汉。

陈胜吴广起义、垓下之战、淝水之战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宿州虞姬墓

淮南的寿县以前叫做寿春,是战国晚期楚国的都城,至今已经历2000多年漫长的岁月。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行者老張

亳州是三曹和名医华佗的故乡,也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有“中华药都”之称。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亳州魏武祠 图/穷游er 樱殇之恋

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得皖北这片土地自古便是“代产英雄,龙跳虎卧”之地。

皖南则是另一番风貌,有个作家是这样写的:皖北是粗瓷大碗,红砖高墙,烈酒烧红的颈脖;皖南是青花小碗,精致的户牖,粉墙下雨水润湿的脸庞。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祠堂林立的皖南古民居是很多人对皖南的第一印象。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皖南大致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黄山、宣城三市。刀刀7904

皖南多山,无山不青秀;皖南多水,无水不澄澈。

徐霞客两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长江、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从这里流过,勾勒出了皖南独有的风物,孕育出了细腻聪慧的皖南人。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新安江山水画廊 图/穷游er 茱妮

这里是徽文化的摇篮,贾而好儒的徽商从这里走出;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徽商代表胡雪岩

四大徽班从这里进京演出,成为了京剧诞生的前奏;

中国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派—新安理学从这里萌芽;

这里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宣城泾县的桃花潭因千年前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而名扬天下;敬亭山因往来赋诗的诗人太多被称为“江南诗山”;今天马鞍山当涂县的李白墓前依然摆着天南海北送来的美酒。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微博@逍遥人啊

正如没有安徽话一样,其实也没有安徽菜。

来自皖北的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就说,在吃东西方面,安徽人并不都能吃到一个碗里去。

有朋友让他提供徽菜馆的资讯时,他时常暗自叫苦,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徽菜是以徽州地区为核心样本的菜系,而那里离他的家乡500多公里呢。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徽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图/穷游er 婷仔_dinhoidinh

徽菜注重食物的本味,又讲究火工的徽菜,以烹饪山珍水产见长,徽菜多使用菜籽油来烹饪。(菜籽油即为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

每年暮春,当婺源的油菜花海漫山遍野的开放着,而距离婺源不远,皖南的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也掩映在金黄色的油菜花花田中。(婺源曾为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皖南盛开的油菜花,安徽油菜主要种植集中在淮河以南及沿长江一带。 图/穷游er 爱旅行的Vivi呀

油菜之于徽州人,是一年一度的劳作换来的舌尖上的美味菜籽油。

像是著名的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产生闻有微臭、入口异香的奇特效果。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穷游er 婷仔_dinhoidinh

徽菜的代表之一的红烧臭鳜鱼,也是先用菜籽油略煎,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又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东哥到处走

在皖南,因为山地的阻隔,方言不是按市划分的,甚至基本不出村镇的,各个村子方言不互通。

所以皖南人与皖北人交流时,只能说普通话。

皖北豪爽、皖南细腻,而被夹在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则中和了南北方性格,看起来粗犷豪放,实则粗中有细,细腻聪慧。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合肥逍遥津公园 图/穷游er 郝地瓜

省会合肥,曾经“两个胖胖欢迎您”的城市口号而让人们“记忆深刻”,这里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有中国最牛大学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里还是名臣包拯和李鸿章的家乡。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合肥李鸿章故居,现存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不见“李府半条街”的恢弘气势。李鸿章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至死屈身背骂名。图/shutterstock

滁州历史上的的最佳代言人当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他游览了滁州的琅琊山后,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醉翁亭记》。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醉翁亭记》写尽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图/穷游er 江涛视觉

安庆,这里诞生了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黄梅戏从这里发展壮大走向世界。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黄梅戏《女驸马》剧照

和偏重咸香的皖北菜和重食材火功的徽州菜不同,江淮流域饮食风格更趋向淮扬菜,口味偏甜鲜。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合肥名菜—吴山贡鹅 图/穷游er 多多熊

因为大江大河的切割,导致了安徽南北差异大。

从南到北,安徽分属于中原、江淮、江南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从文化、饮食、语言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安徽看上去像是由三个省拼凑的,仿佛一个三合一的大拼盘。

而这三块区域分属不同行政区管辖的时间,远远超过它们同属一地的时间。

安徽一词出现的很晚,明朝时安徽和江苏一直属于同一个省——南直隶,到了清朝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后来又被一分为二,即今天的江苏省与安徽省。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安徽省名就是源自江淮之间的安庆、与皖南的徽州两地。

所以在散装江苏后,也有散装安徽的说法,“毕竟这里连过小年的日子都不是统一的”。

散装安徽也让外省人对安徽的印象是多重而又充满疑惑的,例如安徽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包括安徽本省的人。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安徽不完全属于南方也不完全属于北方,淮河和长江在安徽境内穿境而过,淮河以北的安徽地区为北方,淮河以南的安徽地区为南方。

或许有人说这是没了江苏的命,得了江苏的病。

散装未必是一种贬义,对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来说,散装江苏代表了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雄厚的实力,每一个市都可以独当一面,而散装安徽,则是安徽省从南到北文化魅力丰富多样的反映。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shutterstock

比起千篇一律,这样多姿多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景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想去看广袤的平原,这里有京杭大运河流经的淮北平原;

想看历史古迹,这里有曹操运兵道、千古采石矶、逍遥津、亳州花戏楼、虞姬墓;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亳州花戏楼 图/穷游er 钟鸣a

喜欢美食,这里有太和板面、符离集烧鸡、淮南牛肉汤,也有无为板鸭、黄山烧饼;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梅干菜烧饼 图/穷游er 多多熊

想登巍峨的高山,这里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安徽九华山,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图/shutterstock

想看烟雨江南,这里有婉约的徽州古城和皖南古村落。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安徽为什么像三个省拼接的?(图文)

图/穷游er Sir小虎牙

南北之争在这里也会得到完美的解决。

咸粽子?甜粽子?都好吃!

咸豆脑?甜豆脑?随您呐!

米饭?馒头?我都爱!


(责任编辑:admin)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