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环保24年,无怨无悔!吉林市松花江环境保护义务巡护员任建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08 20:51:22
阅读量: 373

  盛夏七月,热情似火。61岁的任建国沿着松花江畔仔细察看水质情况、环境卫生及沿岸水生态。虽然年过六旬,但他每天至少在松花江长白岛江段巡视3次,24年来从未改变。

  

  投身环保24年,无怨无悔!吉林市松花江环境保护义务巡护员任建国的故事

  

  任建国是吉林市松花江环境保护义务巡护员,先后荣获“吉林市护鸟模范”“吉林省生态建设先进个人”“感动江城十大人物”“真情·和谐2006年度人物”、全国十大“江河卫士”等称号。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他用脚步丈量松花江岸,用半生守护青山绿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感染了更多人加入保护环境、守护湖河的队伍当中。

  

  投身环保枕波涛 义务巡护二十年

  

  任建国是原吉林市钢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在年轻的时候,他就深爱江河,从而也喜欢上了鸟。每当有空,他就会去松花江边看鸟,遇到受伤的鸟就带回家治疗后再放飞。2000年初,他把行李搬到江边冬泳队更换衣服的房子里,自愿当起了松花江巡护员,在这里一住就是15年。

  

 投身环保24年,无怨无悔!吉林市松花江环境保护义务巡护员任建国的故事

  

  任建国的义务巡护工作,为吉林市昌邑区松花江段的环境保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每天的巡护线路,东到清源桥、西到松江桥,在没有极特殊天气的时候,他每天巡查不少于3次,看到垃圾杂物,都会主动拾起;发现破坏环境的事情,都会向相关部门汇报;遇到盗猎、鸟类受伤等情况,有时会在一个巡护点蹲守好几天。

  

  因为环境和水质不断变好,吉林市松花江上的长白岛每年都有不少禽鸟迁徙到这里生活。为此,每到野生鸟类在松花江湿地长白岛段迁徙中转季节,他都会加班加点、自备干粮,护水、护鸟。“看到越来越多的鸟来到吉林市,我的心情也越来越畅快,也很自豪。”任建国说,这就是吉林市松花江自然环境逐年变好的标志。

  

  背负“不务正业” 只为千秋大业

  

  在任建国的眼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是一句空话,做巡护工作更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但亲朋好友对此很不理解,认为他“不务正业”。面对质疑,任建国也曾动摇过,但因为改善环境的初心和护鸟的爱心,以及对保护好松花江生态的责任心,他最后做出了绝不放弃的决定。因为任建国心里清楚: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投身环保24年,无怨无悔!吉林市松花江环境保护义务巡护员任建国的故事

  

  在多年的巡护工作中,任建国慢慢学会了以情动人,还带动广大市民走上了爱鸟护鸟、保护松花江生态的道路。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长白岛乃至50公里内不冻的松花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鸟从几十只发展到几千只,长白岛也从一个小沙洲,变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湿地公园。

  

  “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小事,不起眼儿,不起眼儿。”任建国说:“松花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白岛就是我的家,水鸟,就是我的家人。” 任建国无私的付出,对松花江生态环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喜闻更多鸟鸣 情系大美松江

  

  20多年来,在松花江昌邑区长白岛江段的水面、浅滩、堤岸,处处都曾留下任建国巡逻的身影。他为野生水鸟保护和松花江生态治理做了大量工作,从1996年开始,他就以长白岛为家,以野生水鸟为伴,累计救助和治疗受伤的水鸟2000余只,喂养了数万只来此过冬的野鸭。

  

  任建国护鸟如护命,多年来,究竟赶跑了多少射杀水鸟的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如今,在任建国的无私付出与带动下,长白岛附近江段的野生水鸟已从三两只增加到20多种8000多只,绿头鸭和普通秋沙鸭已经由候鸟转变为留鸟,而每年冬天,野鸭、丹顶鹤、白头鹤、金雕、苍鹭等越冬水禽栖息在松花江畔与雾凇相得益彰,其中还包括中华秋沙鸭、花脸鸭等濒临灭绝的种类,吸引了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和大量域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拍摄采风,松花江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投身环保24年,无怨无悔!吉林市松花江环境保护义务巡护员任建国的故事

  

  多年来,因为义务巡护工作,任建国耽误了不少外出挣钱的机会。对此,他憨厚地笑着说:“这些年,别人都说我傻,我也懒得和他们辩解。我才不傻呢,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好,这道理我是明白的。”

  

  “我打小长在松花江边,喜欢在河边看鸟儿嬉戏打闹,更喜欢听鸟叫。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听到更多的鸟叫!”谈及义务巡护工作的初衷及未来的打算,任建国满脸幸福地说,每次在松花江边巡护过程中,看到品种不同的鸟在这里栖息、觅食、筑巢,特别是看到又有新的禽鸟在这里安家时,他总是感到一种别样的幸福,这幸福感就是他坚持义务巡护的重要源泉。他希望松花江能更加美好,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保护环境、保护河湖的工作中来,一同建设美丽家园,一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幸福。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责任编辑:admin)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