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立: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07 00:51:26
阅读量: 38968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智能制造、国有企业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农村消费环境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曲立:智能制造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曲立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的共性使能技术,在制造业产品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中的扩散和应用,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促进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规划引领,调动各地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发挥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合力。二是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银行等机构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项目优先给予多种形式支持,培育更多以推广智能制造为导向的产业联盟;三是加强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完善智能制造各关键领域人才梯队建设。


  摘编自《人民日报》


  【陈福中:制度创新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主任陈福中认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重塑市场竞争的主体。要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新思路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方案。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抓手,坚持分类改革,统筹兼顾国内外两个大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二是加大国有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的力度,改进吸引民间投资的方式,完善地方政府的改革配套政策体系;三是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分类标准,推进国有企业“去行政化”,严防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扫除影响改革的障碍。


  摘编自光明网


  【王玉斌: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斌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需要更加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和支持农业生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更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重要抓手,需切实发挥其在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此,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整合相关项目与资源投向,着力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予以培大扶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推进土地保护性利用与规划整理相结合;重视培育合作社、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服务主体,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制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更好指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农业、农村、农民,推动服务业实现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摘编自《经济日报》


  【胡敏:“十四五”规划是未来发展的科学引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贯彻落实好“十四五”规划,既要吸收过往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更要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方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发展和安全。二是坚定不移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实施“十四五”规划全过程。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以规划的科学实施进一步夯实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匡贤明: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农民消费能力】


  匡贤明认为,在我国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中,农村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洼地,有待进一步开发。加快形成城乡消费融合发展新格局,不能仅就农村谈农村,而是放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下,发挥中国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通过提升农民消费能力、降低农村消费成本,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把5.5亿农民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具体而言,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农民消费能力,是释放农村消费的关键;提升农村流通效率降低农民消费成本,是释放农村消费的前提;优化农村市场监管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释放农村消费的保障。如果广大农民的消费能够有效释放出来,城乡消费融合发展新格局能够尽快形成,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增强,由此形成推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也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动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责任编辑:admin)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