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1月4日电题:黄河远上智云间,数据“直辖”慧万千——宁夏沙漠小城转型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磊、李钧德、杨稳玺
千百年来的中卫印象,或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怆苍凉,或是“戈壁滩上硒砂瓜,中宁枸杞甲天下”的农产丰饶。这个位于我国西部内陆腹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沙漠小城,向来被描绘为一幅“传统农耕文明”图景。
沙漠小城如何冲破地域藩篱,实现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起,中卫市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确立为“一号工程”,化先天“短板”为独到“优势”,不断抢抓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新基建”等重大机遇,交出了一份“无中生有”“弯道超车”的创新答卷。中卫市委书记何健说:“中卫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聚、从聚到兴,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嬗变之路,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东数西移”:沙漠小城云起时
黄河和戈壁在天际汇成一线,远山送来的寒风呼啸而至。苍凉过后,坦途两侧赫然出现一座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园区旁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在强烈冬日下格外“绚烂”。
内陆腹地、荒山戈壁、强烈日照、刺骨寒风……这些看似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却成了中卫市因地制宜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独有优势。“内陆腹地等区位特性确保机房安全,荒山戈壁开发后可提供充沛土地资源,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是机房冷却的天然禀赋……”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局长冯旭说,中卫综合优势突出,落户的数据企业PUE值低至1.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作为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PUE值越小,说明电能使用率越高。中卫市能够实现的PUE值,对高耗能的数据中心有着巨大吸引力。从亚马逊到美利云,从三大运营商到美团、阿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走进美利云中卫数据中心储存机房,只见一排排服务器机柜里,密密麻麻的硬盘不断闪烁着绿色微光。“风冷系统最高可降温达到十多摄氏度。”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张亚挺说,采取多段过滤方式的中心风冷系统还能起到加湿、吸附粉尘等作用。
“‘东数西移’,即在中卫修建数据中心作为东部数据的备份节点,或在这里存储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冷数据’。”冯旭举例说,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已成为国家信息中心设立的国家电子政务“一主三备”西部云备份节点。
“东数西储”:数据跃动云天暖
寒风凛冽,难掩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园区内的工地热火朝天。“在建工地计划为美团超算中心。”中国移动宁夏中卫分公司总经理薛凯说,该中心项目规划分五期,总投资130.45亿元,建成后可提供2万个机架、40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相比‘东数西移’,‘东数西储’这一‘进阶’会储存一些要经常调用的‘热’数据,比如外卖软件上的地区餐饮门店信息,视频网站上的资源等。届时我们用手机电脑查找浏览的信息,可能会从全国各地汇总到中卫调取,再返回到你那里。”中卫市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李彬说。
数据跃动云天暖。当前中卫市已建成亚马逊合作数据中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美利云等一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西部云基地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50万台。数据不再“沉睡”,也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造福中卫市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中卫市科技馆内,“称克论净”等城市环卫治理格外吸睛。“每平方米灰尘不超过5克,垃圾落地不超过5分钟。”展馆讲解员马子涵说,中卫市环卫管理已实现了“人在干、天在看、云在算”,“环卫云”App可以对环卫部门15个责任区数百个责任点和责任人进行有效管理,提升工作和管理效率40%以上。
“东数西算”:新基建“直辖”正崛起
在2020年12月16日举办的云天大会上,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揭牌,这是继杭州、深圳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又一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
“如果说过去中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数据郊区,那获批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后,中卫就一跃成为互联网交换‘直辖市’。”中卫市市长李晓波说,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将实现“一点接入,全网连通”,是重要的网间互联基础设施,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新基建”。
“在两年试点期内,工信部鼓励中卫重点在运营模式、管理机制、监管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隋静说,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将有利于提升宁夏网络层级,促进数据跨网、跨区域流动,提升西部地区云计算产业实力。
“新基建‘直辖’优势将成为开展‘东数西算’的良好机遇。”李彬说,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可以理解为大型交通枢纽,所有接入的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都会在中卫进行交换互联。
“东数西算”正崛起。当前,宁夏正在奋力打造电子信息等九大产业,以正在加速建设的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二期一阶段项目为例,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首个GPU集群超算数据中心,直接带动区域“超级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融合、应用与发展。(完)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