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是指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平台。
这个平台要发展好,就要准确找到清晰的定位、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创新战略、掌握一定的对接资源、注重与其他要素的协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工作模式并大力宣传平台功能。
但近期笔者通过对一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集中调研,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被调研的转化平台之中,它们发展程度不一,运作方式也不尽相同。
它们中有依托高校院所建设的非法人单元,也有纯市场化的企业;有地方政府参与共建的地方事业法人,也有多种形式混合所有的机构。
通过与这些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深入接触,笔者新的体悟如下。
其一,“纯粹”依靠高校院所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往往在业务开展方面具有局限性。那些做得比较好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都走了实体化和市场化运作这条路。
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有效调动团队积极性,强调事业职能,坚持在高校院所统一部署下以市场化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这些特质会让这类平台出类拔萃。
个中原因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严重依赖科技资源,这要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要具备集聚多要素、整合多资源的能力。
其二,宽容失败、有空间放手去干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更容易取得成绩。在高校院所,相对科研和教学而言,科技成果转化并非“主流”。
再加上发展时间短、工作难度大等特点,科技成果转化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
一个依托科研院所建设的平台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的平台能取得一些成绩,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要领导非常支持,让他们放手去干。
其三,很多成功是在摸索实践中得来的。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运作方式不尽相同,但如果问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方式,都得到相似的回答:一开始并不是完全这么设计,因为碰到了许多问题,才逐渐走上这条道路。
所以说,很多成功都是在摸索实践中、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获得的。这也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不同领域、不同带头人、不同成果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转化都会遇到不同问题,这也让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千差万别。
其四,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团队与合作。笔者在调研中看到,那些做得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无一是单兵作战,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团队分工协作,共同“作战”。
并且,即便有了大团队,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平台包办,还是要注重合作,比如把一些科技服务工作交给专业的第三方。这些平台坚持有所为,也坚持有所不为。
其五,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可以在做中学、在做中培养。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乏独当一面的“80后”和“90后”。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发现他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环节有着很深的认识和理解。
由此可以看出,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只是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也能培育出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其六,投资科技成果是平台转化工作的“大头”。科技服务的价值难以计量,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仅靠对接、法律指导等科技服务很难盈利。
实际上,科技服务仅是平台汇聚成果资源的方法和手段,要真正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回报,上策是要结合项目进行投资,这才是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的“大头”。
在投资科技成果时,要秉承“事为先,人为重”的原则,判断事情值不值得做、人是否合适,二者缺一不可。当然,投资并不仅限于资本投资,资源投资同样重要。
最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打一点“鸡血”。就目前而言,一些在科研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工作的人员,薪资待遇不是很高,做的事情充满不确定性,甚至身份也有些“尴尬”。
如何坚持走下去?一位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看好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的前景,相信未来30年中国一定会坚持这个方向,所以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干劲。“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好”,看好它,才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它。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绝少一帆风顺,甚至充满艰辛。
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路上,有些走得尚近,有些已经走得很远。但只要还“活着”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都在不断发展;在发展中,都面临着大同小异的问题。
然而,在这些问题面前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式,更没有最佳解决方案,只有一条路:尝试、探索、解决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
只要没有被拖住发展的脚步,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就会不断向前推动。
总结来说,科技成果不去转化可能造成“最大的浪费“,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展之道在于无道,是干出来的。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