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汶川县城8公里处的雁门村青坡组耕地面积达2000余亩,是典型的高半山区。山脚下,岷江翻涌奔腾,而山上则没有水源,且土地存水能力差。
“青坡这边的土壤、海拔都很适合种青红脆李、甜樱桃等水果。”雁门村党支部书记李世伟说,几年前,青坡尝试使用电力提灌,但成本很高,“用抽水机把岷江的水抽上来浇灌,但海拔一高就不得行了。”
“但这里太阳好啊!”李世伟说,2019年,在汶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的支持下,青坡实施了太阳能提灌站项目,投资80万元,铺设了190张光伏板。
“该光伏方阵总功率是57千瓦,提灌站水流量能达到每小时25立方米。”汶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工作人员倪跃珍介绍,县上还配套修建了6个50—300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能储水700多立方米,核心灌溉面积达400亩,控灌面积约1000亩。
2020年11月11日,青坡太阳能提灌站试提水成功,山脚下的岷江水从钢管中喷涌而入,进入到高半山上的一个个蓄水池。水来了,也意味着青坡高半山发展特色水果的难题破解了。按照汶川“南林北果+特色畜牧”的农业产业布局,当地300余名农户开始整理耕地,种植青红脆李和甜樱桃,既促进干旱河谷的治理,又实现增产增收。李世伟说,考虑到这股水的来之不易,青坡的农户们不仅珍惜用水种果树,更是想尽办法“护”水。
村里60岁的傅如彬成为太阳能提灌站管护员。“主要负责村里提灌项目的开闸放水、修护等,每年村里也会给自己1万元的管护费用。”傅如彬说,他家在山头有2亩左右的地,种了甜樱桃、青红脆李、枇杷等特色水果。
“现在闸阀一 开就有水了,再也不用担心因缺水减产减收。”望着山脚下滚滚而过的岷江,李世伟感叹,以前的青坡组大多数人都会出去务工,现在基本没有外出务工的了。“这片荒山坡也会长成花果山,村民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来源:四川日报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