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以“数智融通,协创未来”为主题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于昨日在苏州开幕,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连续第三届重磅亮相,并围绕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展示了以AI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和一系列应用成果。智博会上,商汤科技特别获评“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创新企业”,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更被评为“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风云人物”,而商汤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则成功斩获“智博会产品金奖”。三大重量级奖项,充分彰显了商汤原创AI技术的创新价值和AI+产业融合的先锋作用。
商汤科技副总裁、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演讲
智博会期间,张少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AI大装置浓缩了商汤多年来在原创技术和AI基础设施方面的不懈积累,同时更代表了商汤对未来产业趋势的前瞻判断。我们认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将催化人们认知和改变世界的新范式,用革新的交互开拓新的应用场景,用更高的效能创造新的社会价值,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商业活动、城市发展、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交娱乐等各行各业。”
作为商汤科技前瞻打造的新型AI基础设施,商汤AI大装置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提供了强大的算法和算力基础。位于商汤展台核心的曲面屏,直观展示了商汤AI大装置通过高效率、自动化、集约化的方式量产高质量AI算法,促进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从而全面加速现实世界的空间数据化、要素结构化、流程交互化进程,实现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映射,以及虚拟世界元素向现实世界的投射,最终打破虚实世界次元壁。这不仅将开启元宇宙的革新交互体验,也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力的迭代发展。
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
元宇宙是当前科技行业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它展现了现实世界、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在数字世界的融合。商汤现场展示的SenseMARS火星混合现实平台正是其原创打造的元宇宙技术赋能平台。依托商汤AI大装置,SenseMARS平台拥有多项构建元宇宙的关键AI+AR技术,可以创造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形成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应、配准,让虚实两个世界可以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实现真正的虚实融合。
元宇宙为生活带来的虚实互通的交互体验,在商汤展区均得到了丰富呈现。其中,商汤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发布的SenseAuto AR-Robobus绝影自动驾驶AR小巴惊艳全场,它将智能驾驶技术与AR跨界应用,将车窗变为一块屏幕,让乘客在虚实融合的视觉奇景中仿佛穿越时空,体会未来城市的产业发展和智慧生活。不仅如此,在商汤AI大装置的支持下,SenseAuto绝影智能汽车平台让车端、路端、云端成为能够互联互通的有机整体,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有温度的智能汽车。对此,奇瑞捷途研发部长王红余表示:“AI在重塑车企业务模式、优化产品开发效率、探索数字化交通实现路径、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以及打造创新出行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商汤绝影能够将诸多创新AI技术与智能汽车相结合,把智能车变成真正的智能终端,把AI技术变成普惠的技术,更好地为出行服务。”
SenseAuto AR-Robobus绝影自动驾驶AR小巴
面向传统行业,商汤致力于通过AI驱动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力的创新。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商汤科技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现场展示了覆盖心脏冠脉、肝脏、骨科和病理等不同部位和疾病的多种AI智能应用,并可以在商汤AI大装置的支持下以临床功能模块的形式灵活扩展,帮助医生在数字化的工作流程中高效精准地做出诊断、规划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兼放射科主任洪楠提到,“商汤科技作为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医疗领域也有很出色的成绩。商汤智慧健康的SenseCare®胸部CT智能临床系统和SenseCare®心脏冠脉智能临床解决方案在我院落地应用后,算法性能和产品设计都得到了一线医生的一致肯定。”此外,一同亮相的还有商汤光度立体OCR一体机。针对半导体行业对制程工艺控制的严格要求,该产品通过商汤原创AI算法,可以对不同制程下的Wafer ID进行识别和读取,有效提升产线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围绕虚实融合的发展理念,商汤正在为各行各业创造全新的交互工具与生产力工具,创新体验,提升效能,助推产业升级。借此次智博会为舞台,商汤科技希望进一步发挥商汤AI大装置的产业牵引势能,协同产业上下游、政府、学界机构等各界行业伙伴共创AI生态新格局,推动AI技术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打通更多商业价值闭环,用数字化力量开启智能未来。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