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开启新年投资密码 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军工机会

发布时间:2021-01-06 23:19:41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1年首个交易日,两市高开高走,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多数机构表示,看好A股一季度行情。接下来,一起回顾2020年那些涨幅居前的行业,展望一下2021年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回顾2020盘点涨幅居前的行业


  受到新冠疫情和海外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2020年A股行业轮动现象显著。上半年,在线办公、在线教学相关的电子、计算机板块,以及与防疫、抗疫紧密相关的医药板块表现较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电子上半年涨幅分别40.28%、30.07%、24.49%,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前3。


  下半年,随着海外疫情缓解,国内复工复产,周期属性较强的国防军工、汽车、大消费板块走强。其中,7月国防军工板块表现突出,10月新能源车一骑绝尘。Wind数据显示,7月国防军工上涨27.80%,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第2,仅次于休闲服务板块同期涨幅;10月汽车涨幅11.59%,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第1。


  纵观全年,表现较好的是大消费、军工、新能源等板块。其中,休闲服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国防军工、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受益于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权益类基金整体赚钱效应凸显。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年内平均涨幅分别为59.69%、58.15%、41.14%。

开启新年投资密码 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军工机会


  数据来源:Wind数据周期:2020.1.1-2020.12.31


  新能源产业链、军工、大消费为何表现亮眼?


  1、新能源车:销量大增+政策利好


  国内外政策支持成为新能源汽车持续大涨主因。2020年下半年“十四五”规划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陆续发布,为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此外,销量大增成了新能源车大涨催化剂。


  2、国防军工:订单集中释放+政策利好


  外因是海外地缘政治局势升温,加强国防建设是未来重点任务;内因有两点,一是伴随十四五等规划的出台,军队全面加强实战化练兵备战成大势所趋,国防预算上行趋势不变;二是十三五期间的订单,2019年、2020年集中释放,在利好政策影响下,2021年军工领域部分细分行业订单增速或将加快。


  3、大消费:盈利稳定+消费复苏


  大消费板块持续上涨的主要逻辑是强防御属性及盈利稳定、现金流充沛、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带来的溢价提升。下半年疫情缓解后,消费复苏动力增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消费板块目前仍处于景气上升阶段。


  展望2021开启投资机会密码


  展望2021年,哪些行业具备投资机会?长信基金量化投资部认为,看好基本面良好,业绩确定性强的领域。


  1、军工板块


  中长期来看,基于国防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迫切需求,军费增长保持稳定,新一代主战装备列装有望加速,军工集团上市平台资源持续整合有望持续升温。虽然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军工领域需求相对独立,投资价值可期。


  2、新能源车产业链


  2021年全球电动化进程开启新篇章,随着补贴明确,消费习惯确立,行业拐点已确立。新车型、新续航、新智能打造的高竞争力车型供给井喷,消费者接受度大幅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逐渐提高。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基本面中长期趋势向上,建议持续关注。


  3、大消费板块


  一方面可持续关注传统消费板块,经济复苏、风险偏好回暖大概率会带来高端白酒量价齐升,对资本市场是一大利好。同时,进入后疫情时代,居民生活恢复常态,必选消费的确定性溢价将会边际减弱,看好业绩成长性强的标的。另一方面,受益于人口结构变迁、消费信息传递媒介创新,新兴消费板块也值得关注。


  4、电子信息


  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和智慧工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促使集成电路需求持续旺盛。但与旺盛的需求相比,我国自主供应能力仍略显薄弱。随着相关产业优惠政策的不断加码,半导体等其它国家战略创新领域,2021年有望成为市场主线,国产替代、产业升级等长期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据悉,长信基金2015年开始布局上述符合经济转型方向、长期成长空间广阔的行业。目前,行业基金涵盖消费、医药、电子信息、国防军工和低碳环保等优质赛道,产品年内回报超过同类基金平均回报,投资者不妨重点关注下。

开启新年投资密码 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军工机会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