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之大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一位
总体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蓝图。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当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我国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各项建设事业。一方面,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依托这些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夯实各项建设事业的生态环境基础,最终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不断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构成,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
基本方略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谋略和战略部署。在科学总结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蕴,明确了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
按照这一方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动构建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力求实现保护和发展的统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按照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按照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推动我国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理念先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
在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框架中,坚持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努力追求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发展。既坚持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结构要素的绿色化,努力打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又坚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努力促进发展环节的永续化。在统筹安全和发展时,坚持将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核安全纳入到国家总体安全当中,最终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面对风险挑战和艰难困苦,必须坚持和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斗争精神的典范,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按照坚持底线思维和发扬斗争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力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遇到的生态环境短板,既坚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又坚持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努力贯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加强生态环保督察。协同推进城乡、区域、流域、海域污染防治,统筹推进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通过生态扶贫、生态脱贫等方式能有效化解经济风险,促进生态共享。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大重要特征
实践证明,必须避免走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对内加强治理、对外转移污染的老路。在反思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始终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坚持用生态文明引领和规范工业文明,又坚持通过发展工业文明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条件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从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努力以可持续方式迎头赶上信息化浪潮,用信息化支撑绿色化。
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建成美丽中国是一大重要目标
在西方船坚炮利面前,一度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中华民族落伍了,实现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必须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污染也不是社会主义。从我国实际出发,我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将之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中。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努力追求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使我国以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